后“棱镜门”时代的网络安全:“去美国化”渐成气候(2)

后“棱镜门”时代的网络安全:“去美国化”渐成气候(2)

二、网络安全领域的“去美国化”

“棱镜门”事发后,尽管美国政府为自己百般辩解、并采取多种补救和改革措施,但仍然无济于事。饱受“双重标准”之苦的许多国家纷纷批评、谴责美国政府,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机构也对美国政府颇有微辞,强调“不得侵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外交使团的原则已经被国际法所充分确立”,从而动摇了美国政府在世界、尤其是网络空间的道义优势。而“棱镜门”事件的更大影响则是发生在网络安全领域、近乎是引发了一场“去美国化”的地震:

首先,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使用美国制造的互联网软硬件和设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纷纷寻求其他替代产品、尤其是注重开发本土产品,认为唯有此举,才能确保本国的国家安全。这刺激了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也势必加大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产品的市场竞争,危及互联网开放性的国际规范和互联网自由,全球统一的网络软硬件和新兴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将走向分裂。以伊朗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甚至关闭美国主导的互联网接口、而以本国的互联网取而代之。这就助推了互联网“碎片化”、越来越不安全的趋势,危及国际互联网的统一、开放和自由,进而导致网空的混乱及数据信息发送速度的迟缓和滞后,不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这和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严重背离的。

其次,在当前,打破美国对互联网的独家控制、实现网络空间的民主治理,是确保网络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不信任美国政府的同时,许多国家都质疑美国政府对国际互联网近乎垄断性的控制地位,要求美方放弃对互联网名称和代码分配机构(ICANN)等机构的控制权,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美国的一些盟国都更加支持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等多边机制来掌控互联网关键性资源的方案。2014年4月初举行的国际电联世界电信发展大会推出了全球网络安全指数(GCI)新概念,旨在促进全世界的网络安全,缩小全球在此领域的差距,同时在国家层面开展相关能力的建设。

第三,越来越多的国家不仅认识到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而且认识到实现网络安全更多地要依靠国际合作、而非仅仅是技术手段。在这方面,更多的国家有意识地绕开美国、建立自己独立的合作机制。如中俄等国提出的网络主权概念获得广泛响应;2013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上,专家们就制定《全球网络安全公约》提出设想;巴西和德国呼吁把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障隐私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网络空间,两国共同提出题为“数字时代的隐私权”决议草案在2013年12月19日获得联合国大会通过;印度表示愿意与巴西分享网络安全技术,以帮助巴西应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的间谍监控;印度、巴西和南非三国还建议在联合国框架内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来监督全球互联网治理。

第四,“棱镜门”充分放大了黑客等非国家行为体的能量,使得网络安全领域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制力更为复杂多样,包括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等在内的网络安全威胁都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凭借互联网发达的传播效应,类似斯诺登、“维基解秘”之类的非国家行为体能够对强大如美国之流的国家提出有力的挑战、至少严重动摇其国家声望,这种挑战是全方位、不对称和不确定的。在应对这些非国家行为体时,各国更需开展包括司法协助、情报交换等在内的合作。2013年12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129号决议,首次明确要求各国就加强打击网络恐怖主义采取具体措施,对今后国际社会进一步打击恐怖组织和个人利用互联网从事恐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形势下,美国政府被迫做出一些让步。2014年3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放弃对ICANN的管理权。ICAN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希望到2015年9月其与美国政府签署的合同结束时,能够将美国官方对ICANN的管理权移交给“全球利益攸关体”,但ICANN作为互联网管理机构的角色保持不变。尽管美国政府不会把这一权力移交给联合国,但潘基文秘书长对此还是表示欢迎,他鼓励各国政府、政府间机构、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和互联网技术团体推动这一进程,以确保互联网的单一、开放、自由、安全和可信的原则。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