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棱镜门”时代的网络安全:“去美国化”渐成气候(3)

后“棱镜门”时代的网络安全:“去美国化”渐成气候(3)

三、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进入新时期

美国独霸互联网的企图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再也不能主导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了;“去美国化”已成为当下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趋势,在网络安全领域出现美国主导之外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迫使美国步步退让;国际社会对于就网络安全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具有共识,但在如何合作的问题上则分歧明显: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一个各国广泛参与的、公正合理的网络治理机制,发挥ITU等在互联网管理中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益于ICANN、互联网工程行动组(IETF)、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等“非政府主体、尤其是私营部门为主导”的多边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坚持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等问题不纳入国际电信规则,鼓吹互联网自由,反对联合国插手网络内容和网络基础架构的管理。

为了全球互联网的共同安全,各国迫切需要加强在此领域的互信建设。各国应承认彼此的网络主权,探求在网络领域的利益最大公约数,达成统一的网络行为准则,明确共同的网络安全威胁,落实建立网络威胁信息共享机制,开通热线电话或签订双边和多边协定,避免在网络战等问题上的可能误判或偶发性冲突,而损害各国及全球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

作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网络攻击的最大受害国,中国应该充分认清网络安全的最新国际形势,注重网络安全的顶层设计,制定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可促进中国网络“自主可控”的“核高基”工程;重视网络外交,反击“中国网络威胁论”;通过形式多样的国际会议、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等机制,重点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推动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并依据主权原则、和平原则、民主原则、渐进原则和多边主义等提出代表世界主流意见的方案,扩大中国在此领域的话语权,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国际规范的形成。

注: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治理中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批准号:11CFX067)和国际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2014年度校级科研特色培育项目“新时期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编号:3262014T44)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