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作风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深远的价值。从根本上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入认识作风建设,更好地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就此,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杜明娥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孙民博士接受了本报专访。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海南日报记者: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杜老师,请您从您专业的视角为我们谈谈,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杜明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实践,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
如何理解形式主义?从哲学上看,形式主义是一种抽象的、思辨的唯心主义,它注重美丽的外表,其实质是没有内容的空洞说教或行动。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哲学家只是满口震撼世界的词句,根本不能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即使形式再美观、漂亮,如果没有内容,形式就会成为轻飘飘的浮萍,失去存在价值。比如有的干部只关心自己的政绩和官位,只做表面上、形式上的文章,根本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这就是一种完全的形式主义。
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实践活动与除 “四风”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实化和具体化,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四风”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问题。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原苏联之所以在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中取得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做到了与群众心连心;后来之所以发生剧变,根源在于,把特权利益置于群众利益之上,背离了群众利益。这深刻启发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多么重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