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悟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质、内涵,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理论任务。我们认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应该做到:第一,必须坚持把人民当主人,当好人民公仆。巴黎公社开创了人民群众成为主人的实践,也彻底颠覆了剥削阶级作为主人的思想传统。马克思认为,体现了公仆与主人关系的巴黎公社,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事实上,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与创新;第二,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是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切实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考量我们作风建设有没有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试金石。
作风建设的思想前提
海南日报记者:孙老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您如何看待作风建设的思想前提?
孙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毫无疑问,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实践观。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实践是现实生活世界的自我批判,即是说,马克思不断深入社会现实生活之中,批判危害人民利益的旧哲学观,建构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新哲学观。二是群众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与实践观紧密相连。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深刻启发着我们,只有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事实上,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核心的群众路线。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少数干部仍然存在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四风问题。如果拒绝简单的答案而把问题推进更深的层面,我们发现,问题根源在于这些干部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没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当前党内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危害党的事业,伤害党的生命机体,任其蔓延下去极其危险!
从哲学意义上说,伟大事业一定要奠定其思想前提。因此,哲学是思想的事业,表征着现实的历史。历史昭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与延安整风存在着内在联系,这就是说,通过延安整风,使我们党更加成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的准备。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样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思想上、作风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意义非常重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