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想深一层,公务员特权被限制,政府改革是否就可大功告成?我想事情不会那么简单。限制特权肯定对精简机构有助,但仅此并不够,关键还在审批权。官员明里的特权被限制了,可若行政审批不改,暗里的权钱交易还会有。虽说腐败有党纪国法管,问题是权钱交易很隐蔽,法网恢恢也难免百密一疏。有漏网之鱼,自然就有人心存侥幸而去铤而走险。试想,这些年中央反腐的力度不谓不大,可为何权钱交易仍屡禁不止?说到底,直接或间接都与审批权有关。
据我所知,以往很多人挖空心思进政府机关,福利待遇相对高是一方面;而更看重的还是审批权。明显的,比公务员工资福利好的职业多的是,为啥千军万马要挤独木桥?原因无他,不过是指望日后能掌握审批权,只要审批权在手,便可呼风唤雨。想当年,大学毕业后不少同学选择进机关,私下里交流,差不多都是这想法。再说,中国自古就崇尚“学而优则仕”,若“读书做官”是为了实现报国抱负无可厚非;但也不排除有人是冲着“官本位”去的。所谓“官本位”其实就是“审批权”本位,要是没有审批权,皮之不存何来“官本位”?
若行政审批制不改,机构改革会阻力重重。事实确也如此,看看这些年的机构改革,哪一次不是雷大雨小?仅“大部制改革”就搞了两回,可人员又精简了多少呢?想想也是,官员不比企业员工,大权在握,要精简官员谈何容易!所以我有个判断,除非中央大手压缩行政审批,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让官员无法再以权谋私,不然机构改革会旷日持久,无论怎么改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最后我提三点建议:第一,政府改革应先改“审批”再改“机构”,绝不能倒过来,否则会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第二,改革审批不是完全不要审批,有关国家安全与公共服务的项目,该审批的还得审批,但审批过程要有监督,能公开的一律公开;第三,取消哪些审批要由中央顶层设计,不能由审批者自己定。本来就是与虎谋皮,将选择权交给审批者是啥结果我不说相信大家也知道。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育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