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加大对“弃婴岛”设立目的的宣传力度。设立“弃婴岛”本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让那些没有养育能力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去处,避免随意抛弃致使婴儿非正常死亡,尽量提高弃婴成活率。要让家长们知道,不是他们想逃避责任,都可以将病患孩子送过来,每个病患婴孩子的家长都有生育的权力,但也都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不要狠心抛弃自己的骨肉,否则他们的余生注定都要面临良心的拷问。
好的政策不宣传或者不广泛深入地宣传,那么政策出台的意义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以上这些政策,如果病患儿童的家长都清楚,都明白,还会有几个能狠心抛弃亲生骨肉。所以说,一味地拦、阻、劝,不如扎实搞好宣传。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宣传有关政策,切实增强病患孩子家长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把孩子抚养长大,从而让他们放弃遗弃念头,回心转意,自觉承担起作为家长的那份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弃婴岛”弃婴剧增、不堪重负的难题。
【启示与思考】
平心而论,我们不能将弃婴在数字上的暴涨,归因于婴儿安全岛的设置。那些不好看的数字,不过是将以往暗藏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弃婴行为阳光化罢了。
婴儿安全岛爆棚,社会有争论,政府有压力。说起来,原因无非有三。第一,一些父母的狠心。一些父母太无情,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抚养自己生下的孩子,现在有了安全岛,正合他意。第二,疾病。这应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孩子生下来即带有重大残缺,让家庭难以承受其医疗费用,家长无奈之下弃婴。第三个方面,政府。虽然从施政理念,政府已经意识到自身责任,也采取了切实行动。但毕竟长期以来,福利制度、设施与机构的建设以及资金的投入还不充分,一下子难以承受如此明朗化的弃婴潮。这三方面促成了婴儿安全岛的尴尬处境。
如何破除囧境?首先当然应该批判那些无德失责的家长。但老实说,极端情况下的个体选择,恐怕难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加大民生的投入。从婴儿安全岛的设置来看,目前在全国毕竟属少数。这些安全岛出来之后,不可避免会吸引欠发达地区弃婴的“落户”。但更多的安全岛出来之后,这种现状定会减缓。而政府在婴儿救助方面增加更多的人员、场所、资金,也能减少当前福利院所面临的压力。而更为制度化的措施在于:社会保障的普及、儿童大病救助基金的壮大、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结合、官方救助和民间慈善的互补等等。弃婴行为从全社会看,毕竟是少数。保护弃婴,社会还有很大潜能可供挖掘。
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帝没给他们留下来后退的路。人类的爱和智慧,一定能让那些即便残缺的婴儿,找到来到世间的意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