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高校招生奇招
1、“快到老师碗里来”
6月初,成都理工、西南财经等多所四川高校联合推出一份被网友称作“史上最认真的选校指南”。各家高校均有一名或多名老师,手捧“你是某某大学的菜,快到老师碗里来”的写字板拍下照片,宣传各自学校。发布方称,出镜的都是各家高校气质出众、教书一等一、课堂出勤率爆表的老师,通过此举来吸引考生。
2、“美人计”
去年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刊登出一张美女毕业生图片,被网友热捧为“人大女神”,一度因访问量急剧上升致使官网无法正常访问。
此外,北外、中国政法大学、福建师大等众多大学的官网主页也都使用过“美人计”。
3、“我们有空调”
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则通过一张夏日学生在寝室紧捂棉被的照片展示学校福利:“我们有空调”。
此外,“不断电、不断网、不查寝、洗澡不排队、景色优美、空气好没雾霾”等福利也频频出现在众高校的招生宣传上。
4、晒录取通知书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近日发布了一组图片,为交大建校118年来各式“录取通知书”的照片,称“(各家高校)都在晒‘录取通知书’抢生源”。
热议
质疑:“上清华变白富美”属于自带“美图秀秀”
现在的女孩子,都爱玩个自拍啥的,尤其是即将告别生活数年的母校,搞一些别致的照片来纪念这段葱茏岁月,并不鲜见,这大概就是晒照片的“源头”——有一点兴奋、有一点感伤,也有一点搞怪。如果说清华女生初期是无意、好玩的话,清华大学招生办在官方微博上转发推广了对比照,就是明显有心了。
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本意。但稍稍具备一点传播知识的人都知道,但凡一个话题的形成都有着有形无形的推手,将“清华”与“白富美”如此紧密勾连,目的指向异常明确,在这个招考大战即将开打的敏感时代,难以洗刷“招生广告”的嫌疑。
事实上,如果不加注明这是清华大学的女学生,就这般随意放到网上,恐怕没有谁能够辨别,因为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青春靓丽的女孩子照片汗牛充栋。何况,俗语早有说法,女大十八变,告别紧张的高中生活,青春荷尔蒙的滋润、几年都市生活的熏陶,即便是流水线上的女工,也早已白皙细腻,焕然一新。更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所谓“刚入学时,林丽皮肤略黑”,极可能是进大学时军训后拍下的,简直令人捧腹。清华招生办该人士说,在清华度过一段时光后,女生容貌气质有变化不值得大惊小怪,考虑到这些女生照片确实反映了她们在清华这几年的变化,体现了清华学子的风范,故而推广,但是,如此肤浅、低劣地对比和沾沾自喜,实在有伤大雅。
一张张漂亮的自晒照片,就赋予白富美的美誉,白则白矣,美则美矣,富在哪里?是富在知识的积累还是金钱的堆砌?富从何来,是显赫的大学财富排行榜,还是大学的名头与学生的容颜一起打包吆喝?
我们并不反对高校晒一晒学生的青春靓照,但去年人大女神走红,今年清华大学就推广“前后对比女神照”,还有其他院校跟风,一时间“美人计”层出不穷,倒显得清雅校园俗不可耐。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这样形容是傻子。弃水木清华的诸多优势不顾,靠美女来吸引眼球,这样低层次的“美容”广告随处可见,身为举全国之力、执学术牛耳的名牌大学,能否有点创意、有点深度、有点底蕴?
目前,网络上和手机里都流行“美图秀秀”等软件,可以很轻易地将被拍摄者的缺陷隐去,优点美化放大。“上清华变白富美”属于自带“美图秀秀”,大秀了大学的牌匾、美女和外在,渲染了庸俗、浮躁、功利的价值观,却消褪了塑造品格、培养大师、追求科学的校园气质和大学精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