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思想状况分析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思想状况分析

在我国改革攻坚与全面深化新阶段,意识形态问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因为它涉及人们的预期和期望,关乎社会各个领域。要做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从学术上对当代中国思想状况做出科学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问题背景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当代中国思想领域存在的问题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可以用三个词来分析:其一,“物化生存”。物化生存,即人对物有一种依赖,人依赖物而存在和生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意识形态逐渐祛魅化,价值观日益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人们较多关注自身现实利益,物质财富的积累与占有逐渐成为一些人行为的主导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市场经济基因的致富欲望与谋利冲动“迸发”,物化生存与精神懈怠现象较为明显。其二,“利益分化”。改革实质上是利益格局和关系的深度调整,利益分化与冲突必然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多样与分歧。其三,“文化植入”。在当前中国理论界,用西方思想理论、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思考、评价中国现实的现象较为普遍。西方文化的这种植入与影响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相对更高,某些领域的实践发展先于我们而展开,这必然使其理论成果相对而言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实际、糅合古今中外思想资源的理论建构与话语体系建设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期间,借重外来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必然。但无论如何,这种西方文化的植入化现象是当前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中应自觉进行反思的。

思想状况及其具体表现

全面准确深入分析把握中国思想状况,应避免随意性、主观性及碎片化。由此,就需要提供一种全面准确深入分析中国思想状况的科学分析框架。思想状况的深层基础是人的精神结构状况,人的精神结构有六个基本要素,即欲求、情感、认知、评价、伦理和超验。其中,欲求和情感发挥着动力作用;认知和评价主要对个体欲求的合法性做出合理判断;伦理和超验是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调整和规范。这一研究成果相对合理严谨。依据这一研究结论,要全面准确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思想状况及其问题,可从以上六个基本要素入手。

就欲求而言,一些人在意志品质上缺乏担当,过于关注自我诉求。欲求与人的意志和行为动力有关。这方面的思想状况可集中概况为:一些民众关注个人权利甚于个人义务,关注个人利益甚于个人责任,关注私利甚于公益,关注索取甚于奉献。利益与责任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私利与公益相统一、索取与奉献相统一的公民意识尚未在全社会成员中有效确立和养成。一些领导干部过于注重自我利益与眼前利益,尤其是自身升迁,无能担当、不愿担当、不敢担当、无心担当甚至反感他人担当的情况也非少见,奋斗进取意识较为缺乏。

就情感而言,一些人在精神状态上缺乏自信,否定过去、贬低自我的历史虚无主义时有流行。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观裁剪史实,夸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错误和问题,把对当下现实的不满转化为对自身过去的否定。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虚无的是历史,实际上虚无的是现实,表面上虚无的是过去,实际上虚无的是当下。有否定就要有肯定。透过各种碎片化语言可以看到,一定意义上,历史虚无主义所肯定的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理论与制度。这种有选择的否定与肯定显示了内心一种深深的不自尊与不自信。其误导人们的认知,造成价值观的混乱,消解社会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须认真对待和解决。

就认知而言,一些人在思想理论上缺乏基本共识,思想分化较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逐步推进,随着社会利益不断分化,传统大一统意识形态在逐步转型,思想领域的分化成为必然。对这种思想分化应做辩证分析。一方面,现代社会中的思想分化是正常现象,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而言,思想虽有分化,但亦应有共识,正所谓求同存异。在价值目标方面,在整体制度设计方面,在发展道路方面,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都应有基本的底线共识。思想分化应以这种底线共识为边界。当然,这一边界是动态变化的。然而,对于当前中国社会而言,往往是思想分化有余而共识不足,分歧有余而整合不足。在当前中国思想理论界,除了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外,还有其他各种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中的某种合理因素应当借鉴,但很难说是植根于中国历史、实践和现实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之中的。在当前思潮的交融交锋中,一些思潮在理论界与社会上的影响不可小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具有明显错误的思潮须进行有效甄别,否则其将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