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巴勒斯坦世界遗产小村庄(3)

摘要:6月20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巴勒斯坦村庄巴蒂尔(Battir)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认定该村庄的橄榄和葡萄园文化景观为濒危世界遗产。该景观位于耶路撒冷西南数公里处,东接旅游胜地伯利恒,属于山地梯田种植景观,传统的耕作和灌溉方法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保护成难题

巴勒斯坦政府几年前开始向国际社会宣传巴蒂尔村的人文景观,取得不俗成绩。巴勒斯坦2011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位于伯利恒的耶稣出生地于2012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巴勒斯坦第一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保护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去年提出申请,将巴蒂尔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存在程序问题,巴方于最后一分钟放弃提案。

巴勒斯坦寻求加入国际机构的努力让以色列感受到压力,特别是在巴蒂尔村庄申报世界遗产的问题上,更是让以色列备感尴尬,因为这将隔离墙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位于海牙的国际法院将于7月中旬就以色列隔离墙问题做出裁决。

以色列政府环保部官员去年表示,为摆脱国际上的被动局面,同时保护犹太人的历史胜地,巴以双方应该携手保护巴蒂尔文化景观。

约旦前驻联合国代表哈桑·阿布·尼玛就出生在巴蒂尔。与许多拥有难民身份的巴勒斯坦人一样,他在1967年战争中被迫逃离家园,再也未曾回去过。听说以色列隔离墙计划从巴蒂尔村穿过,尼玛在《约旦时报》倾情撰文“以色列隔离墙将毁掉我的出生地”,文章被广泛转载。他在文章中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旧日的记忆越来越淡薄,但对巴蒂尔的童年印象却异常清晰。”在他看来,隔离墙将破坏巴蒂尔悠久的历史古迹和独特的人文传统,连同他难以磨灭的童年回忆。

曾几何时,巴蒂尔妇女头顶菜篮步行到耶路撒冷老城菜市场,往返需要数小时。进入现代,交通工具发达了,但村民进入耶路撒冷并没有变得更容易,以军检查站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