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案能否真正体现民意
在北京,约50%的人出行靠公共交通,票价改革牵涉到千万人的利益。票价怎么调、调多少?这是普通市民最关心的。
据了解,此次北京公交票价改革,市民可以通过网上留言板、邮寄信件、电话传真和微信4种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价格方案形成前公开听取社会意见,这还是第一次;在调价方案制定前公开相关重要信息,这也是第一次。”有专家表示,这是北京市在制定价格政策工作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网站上看到,公交地铁票制票价改革首批民意公开。一项数据显示,近7成市民赞同小幅调整价格,约3成不赞成调价。不同意调价的理由包括公交地铁具有公益性,应该以国家补贴为主、民众希望享有交通福利等。
“我们的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围、通过更多的渠道征集社会意见建议,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票价改革方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长期关注北京市价格政策制定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表示,北京市主管部门此次就公共交通调价并没有拿出一套具体方案,目的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寻找好的思路和办法。
据了解,北京有关部门收取社会意见,不仅针对公交价格改革,也包括对于公交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如对公交服务改进的建议,公交现行票制票价存在的问题,公交票价政策应该怎么改革等。
也有市民担心政府部门征求民意别成了走形式。“适当调整一下价格,比如翻倍还可以接受,太高了就有压力了。毕竟乘公交出行的多是工薪一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