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摘要:今年以来,我市根据上级部署不断加强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今年以来,我市根据上级部署不断加强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48个被列为整顿对象的基层党组织中,47个实现整顿转化、完成销号,达到了“党组织班子配齐配强、能够组织带领党员正常开展活动、努力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目标,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信治对我市整顿工作作出批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需要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厦门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各市县应注意学习借鉴”,充分肯定我市该项工作。

突出问题导向 找准整顿“标靶”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找准“标靶”。我市由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牵头,镇街为主,深入全市482个村(社区),通过倒排、“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委评定”等程序,查找、明确了24个村党组织、24个社区党组织作为整顿对象。

围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0个主要问题、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8个主要问题,逐项对照、逐条梳理。开展“问自己、问居民、问代表”“三问”活动,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对各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拉网式”排查。48个整顿对象共梳理出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班子不团结、信访矛盾集中、服务能力较弱等85个主要问题,问题的指向性、针对性强。

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我市按照“一支一策”、“一支一账”的要求,“量身定制”整顿方案。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督导组对方案逐一审核把关,责任含糊不清的、措施不够具体有力的,要求重新梳理制定。活动开展以来,共建立整顿台账48个,明确整顿措施236条。

注重分类施策 开好整顿“药方”

针对整顿对象在软弱涣散方面的不同表现,我市坚持分类施策、对症“用药”,努力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让班子“强”起来。选齐配强班子是整顿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党组织书记配备不齐不强的、工作缺乏魄力或战斗力较弱的,坚决予以调整充实。4月份以来,全市共调整充实7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9名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派85名干部驻村(社区)挂职帮扶,有效增强班子战斗力。

让思想“紧”起来。对思想懒散、服务意识差、凝聚力不强的,由挂钩领导与村(社区)两委干部逐一谈心谈话,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团结。

让作风“实”起来。重点在整顿村(社区)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聚焦、发力,通过督导谈话、上党课、召开座谈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切实改进作风,让村(社区)干部真正成为联系群众、深入群众、融入群众的基石。

让制度“严”起来。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党组织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三重一大”决策、村(居)民议事等制度,不断提升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坚持民生为本 务求整顿实效

坚持把帮助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与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结合起来,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建设项目、增强发展实力,推动村(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海沧区新阳街道祥露社区加快推进文体综合楼项目,形成“资产租赁型”发展模式,预计可带动200多人就业;同安区汀溪镇古坑村建立三角梅种植合作社,筹建金线莲种植合作社,做强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长。

同时,我市开展“党员到村居、服务进万家”活动,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干部进村居入户走访、找准服务需求,切实解决民生难题。活动开展以来,共帮助解决出行、入学、治病、就业等具体困难150多件,思明区3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梳理出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26个、已解决20个;翔安区大嶝街道阳塘社区干部利用双休日和晚上,广泛走访养殖户,与群众签订海域退养集体申报补偿款协议,解决海域退养问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