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目标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局机关全体党员中开展,重点抓好机关领导班子。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党员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确立。结合县审计局实际,具体目标要求是:
⒈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问需于民、问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弘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走进群众了解民生,在走进基层、服务群众中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为民审计、审计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新的作风推动审计工作开展,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工作作风和审计监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若干要求规定,发扬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作风,发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作风,发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在局机关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大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健全完善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制度规范,把各项工作办成办好,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⒊进一步显现队伍活力。切实增强局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带领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汇聚到干事创业上来,用到推动审计事业转型发展上来,不断激励局机关党员干部以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扎实过硬的作风素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完成时代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使命。
⒋进一步提高审计能力。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审计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等工作结合起来,用审计事业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着力在推进审计重点工作开展、提升监督水平上下功夫、求实效、作表率。大力加强能力培养,严格质量控制,落实审计整改,体现审计成果,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审计技能赢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㈢基本原则。根据县委要求,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下原则:
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增强党员意识、公务员意识和审计人员意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改正缺点、修正错误,使每个党员干部思想真正受到教育、作风得到切实改进。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在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的基础上,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触及思想和灵魂。
⒊坚持讲究实效。局党组要广泛听取相关部门、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建议。对听取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努力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等问题,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取得实效。
⒋坚持领导带头。坚持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⒌坚持突出实践特色。一方面认真完成《县委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方案》的“规定动作”,另一方面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二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提高审计质量结合起来;三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结合起来。
二、着力破解突出问题
围绕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㈠理想缺失、没有追求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党员干部审计职业意识不浓,不知道为谁审计,不明使命,没有高定位,高起点,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自我加压意识。
㈡学习不够、思想保守问题。少数人员学习意识和知识恐慌意识不强,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专家”,满足于啃“老本”,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对新知识、新观念不主动学习,不善于学习。
㈢作风拖拉、落实不力问题。部分同志缺乏工作激情,工作不扎实,主观能动性差,工作中没有点子,没有思路,安于现状,被动应付,工作效果不明显。
㈣审计质量不高、揭示问题不充分问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有的审计人员审计质量意识不强,忽视审计风险防控,业务不求精、不求深,满足于完成审计项目数量,不注重深入查找问题,从宏观上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㈤纪律松弛、自我约束不严问题。有的干部上班精神不振,工作状态不佳,办事效率不高。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