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再进一步
《21世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过去国有企业改革有什么区别?
张卓元:1993年、2003年中央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件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是推进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比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革又进了一步,因为公司制可以是国有独资的。
但上述这些都不是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吸引国有以外的非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因此这次提出要让不同所有制的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起来,以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可以淡化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混合所有制经济既不是国有也不是私有,它应该是不同所有制资本的融合,更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1世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等领域,与过去区别好像不大?
张卓元: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中所提的需要国家控制的四大领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我认为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有资本投资的五个重点,比1999年提出的四大领域前进了一步。除了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五个重点以外,还需注意一点,三中全会文件里专门提到了国有资本要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
国有资本投向重点包括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这部分很多都是竞争性的行业,说明国有资本不能完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然而此次明确提出了国有资本要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这是它相比1999年的四大领域有所前进的地方。
另外关于自然垄断行业,1999年提出了国家要控制自然垄断行业,这次则讲到对国家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要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实际上,就是说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其中有很多非自然垄断环节,是可以放开和引入竞争机制的。我觉得这也是比1999年的四大领域前进了一步。
《21世纪》:对公共服务业领域如何界定,香港的地铁是公益性企业却变成了盈利项目,内地有没有可能这样发展?
张卓元:这里讲的是公共领域中的公益性企业,像北京的公交公司就是公益性企业。北京地铁4号线也引进了香港的投资和运营管理经验,现在运营情况还不错,但我估计除了北京地铁4号线,其它的大多线路都很难成为盈利性项目,还是需要政府大量补贴。
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公益性的企业当然不能以保值增值为目标,而更应注重成本控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范围等方面。
国有资本有的投向竞争性的,要保值增值,但是投向公益性的,则不应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
《21世纪》: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2020年要提高到30%以上,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公益性企业既然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一方面的资金来源会不会有问题?
张卓元:国有资本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是有区分的,有的高一点,有的低一点,并不是一刀切的。另外,公益性国有企业不一定就没有盈利,可能也会有盈利,有盈利的话就可以上缴一些。所以说是有区别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