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为何如此浪费惊人?(3)

【案例】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为何如此浪费惊人?(3)

目前正在负责探索全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标准的苏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要完善统一的管理系统,首先要有清晰的顶层设计。例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希望全国推进12319的公积金电话服务热线,“但到底采取哪种形式,各地的人员设备软件硬件都不统一,想要依靠一个地方试点探索就全国推广,很难实现”。

除了缺少顶层设计,各地对于重复开发公积金管理系统趋之若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使。由于公积金的事业发展、人员工资等都依靠在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的公积金管理费用,而每年各地用于投资公积金软硬件开发和升级的费用是一笔大头支出,“明明知道这么花钱是浪费,但不浪费,这笔钱就到不了管理机构的账上”。

统一公积金管理迫在眉睫

一位地方公积金管理中心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干部表示,“不客气地说,花了这么多的钱,研究出来的绝大多数管理系统都是垃圾,用不了几年就要被扫进垃圾堆,到时候还要再花钱统一。”一些专家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公积金的管理缺乏顶层、长远的规划设计。

东部某省一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建议,在借鉴一些地方公积金中心成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由住建部协调制作统一的管理软件,全国几百个管理机构统一共享,既节约资源,也可为后续的系统开发、监管、升级和发展提供统一的平台基础。

此外,多位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也表示,除了管理系统的割裂,各地的公积金信息没有数据应用级容灾备份,一场地震,灾区公积金管理机构储存的住房公积金历史数据就可能全部消失,“连谁缴存过公积金都查不到,业务面临瘫痪”。

对此,多位基层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建立公积金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十分必要,但应该是全国统一管理系统后统筹规划安排,而不能搞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大炼钢铁”。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任海军表示,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城市在另一个区域新建数据备份,至少要统筹到省一级,甚至借鉴银行金融系统,以东北、华北这样的大区域统一备份,防止过度建设和资金浪费。

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为何浪费惊人

长期以来,舆论对住房公积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资金层面,忽略了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管理系统、管理体制的关注,所以,这条新闻所揭露的机构冗杂、系统割裂、浪费惊人、管理混乱等问题,让人看后十分震惊。

按理说,全国住房公积金应该是同一个管理系统,既便于监管监督,也减少浪费。而现实情况是,全国几百个公积金管理机构,几乎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不仅系统开发花费惊人,而且系统维护费用也惊人。显然,这种无谓的浪费,损害的是缴费人的利益,损伤的是公积金制度的公信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浪费惊人呢?从报道来看,原因似乎是机构改革不到位。按照2002年修改后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可以设立的区、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是342个,可目前全国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多达606个,264个机构应撤销而未撤销。

在笔者看来,不仅仅是机构改革不到位,还应该反思体制问题。即使机构改革不到位,但符合制度要求的342个机构仍存在很大的浪费,这说明公积金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各地公积金管理机构各自为政,造成的结果是,各地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行政级别、主管部门、单位性质都不统一,如此,必然浪费严重。据报道,住建部曾计划于2012年年底在全国100个城市实现住房公积金联网监控,但由于地方利益博弈一直难以实现。这也表明,地方利益博弈也是造成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浪费惊人的原因之一。之所以存在利益博弈,是因为住房公积金变成了某些地方政府的“私钱”,既不愿意信息共享,也不愿意被监管监督。

所以,必须对我国公积金管理动“大手术”,一方面是从体制、机构等方面去改革。据说银监会、央行、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设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可行性方案。但坦率说,仅仅成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系统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是从资金层面去改革。比如说,如何防止资金“沉睡”和贬值,如何不让公积金“劫贫济富”,如何提取方便等。尤其是,如何强化公积金缴费人的相关权益,应该是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点。此外,公积金改革必须提速,不能让系统浪费等乱象继续再乱下去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