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革,微刺激 中国经济实现“巧调控” (2)

深改革,微刺激 中国经济实现“巧调控” (2)

微刺激 定向降准凸显调控新思维

与结构性改革相匹配,维持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也至关重要。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出台强刺激措施是本届政府的施政特点之一。以房地产市场为例,1-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6.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6.7%,虽然发展势头有所回落,但在过去半年中,研究部署发展策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没有一次专门针对房地产,也没有提出“救市”等强刺激计划。

今年以来,中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定向调控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有人将此类宏调喻为“微刺激”,显然是凸显其与以往依赖投资增长的“强刺激”的区别。

事实上,这种“微刺激”就是在去年区间调控基础上实现的区间、定向调控结合的经济政策。区间调控可以大致描述为,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前实际状况,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在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的情况下,确保经济增长不突破保就业的“下限”,CPI不突破防通胀的“上限”。而定向调控则是,在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的前提下,以这个“下限”和“上限”作为警戒线,兼顾当前与长远,采取预调微调措施,指向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二季度开始,多项微刺激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今年的政策走势看,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系列适时适度的稳增长政策,包括投资、外贸、财政和货币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正在逐步发力。

4月份以来的近3个月里,我国出台了约19项微刺激政策,其中包括稳定外贸的“国16条”、营改增扩围、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以及各部门的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等等。

“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难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央行今年4月和6月先后进行了两次“定向降准”,累计释放流动性约1900亿元,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微刺激”。6月16日起,央行将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数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从2011年至2013年,被视作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于中国GDP增长已连续三年出现“负贡献”。针对此种形势,从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至今,两个月时间里,中国已密集出台涉及各领域和地方的稳外贸促增长政策、配套措施,可分为四大类别:减负担、便利化、提供服务、改革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在四类支持外贸政策措施之外,还有一类更加重要,即导向性的政策措施,“光提促进外贸,而不提优化外贸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结合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发展态势来看,上述政策的利好效应正逐步释放。二季度,中国进出口值为6.5万亿元,从一季度的下降3.8%转为增长1.8%。其中,5月同比增速由4月的下降1.4%逆转为增长1.5%,6月则更进一步,增速扩大至5.6%。

前瞻性地看,专家认为要摆脱“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就需要改革宏观调控方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