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坚持创业要实,突出三个重点。按照“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和“新型的合作化道路将会越走越广阔”的新要求,切实走好符合实际、突出重点的“三农”发展新路。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强”。在坚决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前提下主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建立健全系统化、专业化、长效化的教育培训体系,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编写教材、整合资源、落实责任,抓好农民培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转化应用,积极培养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严明政策、正面引导、加快流转、规模经营”原则,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二是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美”。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完善科学规划,探索“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多元投入格局,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狠抓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民新居建设工程和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带工程,在加快产业建设的同时,美化人居环境,办好民生实事,尽快让农民群众住上安全房、走上水泥路、照上明亮灯,过上自然风光优美、现代设施完备、乡风民俗文明、村容村貌崭新的新生活。三是突出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实现“农民富”。以6个5万亩干鲜果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60万亩优质干鲜果发展步伐,努力向“人均两亩园、收入上万元”目标迈进,大力实施林果、畜牧、经作、劳务、药材、惠农政策“六大增收工程”和城乡教育助学、城乡饮水安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富民产业推进、住房保障建设、疾病防治、身边小案集中破案、信访积案化解、办事公开承诺、就业创业帮扶、乡村公路改造、公共设施提升和文化惠民“十三大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科级干部驻村抓落实”双联工作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攻坚行动,努力实现年度助农增收计划和年均脱贫人口目标。
甘肃:破解“三农”难题的思考与实践 (2)
- 协同推进兴业强县富民2025-07-03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3-03-29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3-03-29
- 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2023-02-23
-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2-09-20
- 国家发改委: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2022-06-29
- 铺就新时代县城发展坦途2022-06-16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2-06-09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县城发展,活力涌动潜力足2022-06-08
-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中央这份文件勾勒城镇化建设新图景2022-05-07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育儿补贴”是政策温度对民生期待的积极回应
- 党员干部绝不能贪图那所谓的“舒服自在”
- “人工智能+”,如何“加”出真实效?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当好“开路先锋”,推动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 新电商发展涌动新发展活力
- “网”“智”齐发力,促物流降本增效
- 粮安天下,3年减损500亿斤的中国贡献
- 向好向新,北京消费活力奔涌
- “三下乡”,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精选视频
【新质生产力】如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和切入点
有悖于“两山”理念的生态建设误区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两山”理念实践
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