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抓整改,数万户群众领到“迟来”的房产两证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国土房管局注重把上下联动贯穿活动始终,采取有力措施,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项项整改,一件件落实。
5月下旬,重庆江北区洋河新村36号天伦海苑业主代表张玉芬等一行6人,为重庆江北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送来锦旗,感谢中心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办证难问题。
原来,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天伦海苑自2007年交房以来一直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影响房产证办理。近期,重庆江北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主动与规划、建设、街道、测绘等部门沟通协作,并指派专人开辟绿色通道,为全部业主办理了房产证。
这只是市国土房管局着力解决主城区房屋办证遗留问题的一个缩影。在市政府指导下,市国土房管局积极牵头,在全市部署落实群众房屋办证相关工作。截至7月25日,共计238个项目、452.05万平方米房屋办完了初始登记,办结业主小证44648套(户)、365.52万平方米。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助推五大功能区域建设
去年,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市国土房管局意识到,土地资源作为功能区域建设的重要保障要素,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必将极大地改变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目前,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时间过半,各区县面临的发展形势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评估工作,找准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规划保障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能力。”市国土房管局负责人介绍,市委吹响建设五大功能区域号角后,该局以把好“地根”为关键,按照“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的要求,坚持“双保”、“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用地原则,根据五大功能区域产业发展和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有序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切实保障五大功能区域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各区县已全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计划执行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市国土房管局基本掌握了各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剩余城镇空间布局、存量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等,为支持五大功能区域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县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基础支撑。
为推进差异化发展,按照五大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市国土房管局采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多种方式,分类保障各个功能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限制、禁止与功能区域不符的产业项目,逐步形成区县差异化的发展格局。
在区县完成专项清理、中期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市国土房管局对城镇发展空间不足的区县,在区县保证用好土地的前提下,通过城镇周转空间的方式予以用地保障。目前,重庆璧山、重庆长寿、重庆石柱、重庆铜梁等15个区县已经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5个区县完成了规划修改,保障了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其中,重庆璧山区使用城镇周转空间,已经落实46个项目(其中有3个世界500强企业),引进投资97亿元,预计总产值可达365亿元。
办好扶贫搬迁、红层找水、电梯改造三件民生实事
“要不是政府,我们不晓得哪辈人才能离开高山搬到坝上来哟。”7月21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居民安置点,从该镇金鑫村合龙组搬进去的居民谭朝军高兴地说,他家住进了占地200余平方米的小洋房,是春节前从山上搬下来的。据了解,该镇已有244户855人和谭朝军一样的“山里人”,搬进了马武镇居民安置点安居乐业。
“住进小区后,我们觉得日子硬是安逸多了!”从金鑫村最偏远的山梁上搬下山的中年妇女朱永梅说,她利用自己家的门面经营副食品,每天早晚按时参加镇文化中心组织的坝坝舞,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国土房管局深入推进重庆市“22件民生实事”中涉及国土房管的工作。针对市国土房管局牵头或配合完成的“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897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等三项重点民生工程,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逐项细化分解任务、逐项抓好整改落实。
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中,该局出台了《关于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手续办理指南(试行)》、《关于加快办理市级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手续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权籍变更项目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从资金、用地、项目、保障措施等方面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在红层找水工作中,目前已累计打井37848口,完成任务量的94.62%。
在“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工作中,该局积极配合质监部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区房管部门配合街道及质监部门,做好电梯选型、安装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做好电梯日常维护保养。2013年12月和2014年6月,先后下发了《关于紧急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补建专项维修资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建立了老旧小区补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长效机制。截至目前,重庆市累计改造更新“三无”老旧电梯650台,完成任务量的72.5%。
各项惠民政策纷纷出台,终极目标就是让群众得实惠
今年3月29日,在重庆开县云枫街道的沁春园、富春园两个移民小区,前来办理房产证的移民络绎不绝,比乡场“赶场天”还热闹!一位移民老党员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这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真的是得到了实惠,你们把服务送到我们家门口来了!真好!真好!”
记者了解到,重庆开县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县,移民安置房办证总量达10万宗。由于搬迁时间跨度长,搬迁类型复杂,办证总量大,移民安置房办证难度大。为促进移民办证大提速,重庆开县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把推进移民办证作为头号“民心工程”,推出移民办证“直通车”,每周末把桌椅板凳、电脑、打印机、登记表册搬到社区,把接件窗口设在群众家门口。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国土房管部门把转变职能、改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作为整改的主要内容。
市国土房管局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清理行政许可审批2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29项。取消了城市房屋拆迁项目转让审批,向区县下放四荒土地使用权流转(初审)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审批权。
同时,优化办证流程,大幅度缩短登记时限,将土地规划调整、建设用地报批纳入网上电子报批;部分群众和社会单位关切的热点登记类别已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取件。
为减轻群众负担,市国土房管局还规定,停止收取二手房交易过户登记宗地附图费73.8元;停止收取出具“首套房”、“无房”、“唯一一套住房”等证明的信息查询费50元;取消城市房屋安全鉴定费、档案利用收费等。
“践行群众路线纵有‘万千法门’,但落脚点却只有一处,便是让群众得实惠。”市国土房管局负责人如是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