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正确看待潘石屹捐款哈佛(2)

【案例】应正确看待潘石屹捐款哈佛(2)

潘石屹捐巨款给哈佛为什么会备受质疑?

SOHO中国的此举引发了网络热议,国内的贫困生数不胜数,那么为什么一个国内致富的地产商愿意资助千里之外的国外名校呢?SOHO中国的此举给网友留下了重重迷雾。

一、能读哈佛的留学生会穷吗?根据“SOHO中国助学金”官方解释: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6.5万以下的学子都可以申请。但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专家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的结论显示,在优秀学府上学的大学生中,只有3%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又据非营利机构“国际教育协会”2013年年底数据显示,中国在哈佛的留学生有686名。综合美国的这两个数据不难算出,在这686名哈佛中国留学生中只有3%也就是约21人属于低收入家庭,更何况在这个西方发达国家眼中的“低收入家庭”还不一定就是“SOHO中国助学金”所称的家庭年收入低于6.5万元。也就是说这21人中还不一定有几个是真正家庭年收入低于6.5万元。那么“SOHO中国助学金”的这“约9300万人民币”是想把哈佛的这几个留学生资助到什么程度啊。在中国内地,有太多因为无钱而辍学的孩子,这些在内地发展起来的地产商是否真的该资助一下内地真正贫困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这种资助。

二、投机的心理?一者,哈佛的留学生更容易走向成功,这些人成功后将会成为潘石屹的活广告,是否此举是为将来的SOHO中国储备人才。二者,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十分看重裙带关系。据公开报道披露,美国权势家族和地位显赫者的子女事实上都能保证被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录取。而其中家族捐赠是保障他们进入著名高等学府的重要渠道,在申请名校的时候,有时候它甚至比分数更具决定性。所以才有网友质疑,潘石屹的捐赠人实际上是在为他的儿子将来入读哈佛“买门票”。

三、“SOHO中国助学金”表示“不对受捐助的留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作要求”,因为“他首先是对人类的贡献,然后才是他到什么地方去工作”,笔者疑问的是,既然如此慷慨大度,为什么SOHO中国只捐中国留学生,而不向哈佛的其他国籍的贫困留学生捐款,因为他们也一样“首先是对人类的贡献,然后才是他到什么地方去工作”。

潘石屹1亿美元豪捐缘何引争议

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发博客叫板潘石屹,质疑在中国赚钱的地产商为何捐资远在美国的哈佛,能出国的学生如何叫贫困生。“潘石屹搞房地产,富得出油,富得忘记了自己的皮肤是黄的。”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跟帖,纷纷吐槽“老潘为啥不捐给中国高校?”中国落后地区的教育需要改善,9000多万人民币为何捐给美国?潘石屹是在为哈佛贫困生捐款还是为自己儿子买通知书?

企业家为大学捐款并非首次,2013年黑石创始人苏世民向清华大学捐款1亿美元,并计划未来为清华筹资3亿美元、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向斯坦福大学7500万美元、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张磊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888万美元、李嘉诚累计为斯坦福捐款超3000万美元……

面对种种质疑声,再看看过往企业家捐款的事例,并不缺少海外企业家来华捐赠、国内企业家海外捐赠的例子,为何偏偏潘石屹的1500万美元砸出了一片争议?新华财经的资深编辑、记者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发粪涂墙:

质疑者的逻辑是:挣国人的钱捐外国人的学校;但潘石屹的行为也能理解为挣国人的钱捐外国式的教育。教育是全人类的工程,本无国界限制,只要有人愿意为了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有何不可?至于捐多少、捐给谁那都是出资人自己说了算,这应该是非常基本的道理才对。如果谁捐些钱出来都要被质疑一通,做点好事成本也未免太高了。

小舟大航:

先讲两个事实:如果没有1917年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如果没有1910年美国、英国等5国教会的资助,那么就不会有如今的华西医科。假如我们抛开历史背景,只说后果和影响的话,善举是不分国籍和时代的。虽然你也可以说老潘可能有什么潜在的“诉求”,但如果他的诉求既能惠及别人,又能成就自己,那在我眼中,就比什么也不做的“围观群众”要高尚一点吧。至于老潘的“诉求”能不能实现,那就要看他这个基金会的运营和发展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