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参战国、战胜国。但对于中国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却大相径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中国虽然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却无法顺理成章地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收回山东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收复了被日本霸占的全部大陆国土和台湾、澎湖列岛,并且在战争进行期间,废除了与一切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两次战争的结局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中国率先举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急于扩张的法西斯国家挑起的,因此,任何反抗侵略的行动都具有反法西斯主义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附属列强被卷入战争的情况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也是率先高举武力反抗法西斯侵略旗帜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抗日行动一开始就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先驱和组成部分。

1939年德国对于波兰的入侵开启了法西斯国家对欧洲的侵略战争,而1931年日本对于中国东北的入侵则是法西斯国家开启了对亚洲的侵略。尽管九一八事变不像德国入侵波兰那样立即引起其他国家对法西斯势力的直接对抗,但世界局势的变化却由此开端,即法西斯侵略开始对人类和平产生巨大威胁。这也正如战后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所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0页)

九一八事变虽然引起了世界关注,但是由西方国家操纵的国际联盟并没有采取任何制裁日本的行动。这种情况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武装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遥相呼应,瓜分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在英美等国尚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时候,中国人民却高举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立即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东北人民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等,毅然加入保卫中华民族的抗日武装斗争。虽然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中国全民族一致对外的局面暂未形成,但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挽救民族于危亡,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军队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着日本的步步紧逼,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终于,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契机,中国形成了全民族一致对外的局面。事态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人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参见《毛泽东同志国际问题言论选录》,北京大学法律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59页)中国很快就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