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富强
富强这个词我们听的太多了,它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
第一,富强是国家富强。国家富强不仅包括国家的富裕,也应该包括国家的强大。富跟强不是一回事,不应该把富强等同于富,也不应该把富强仅仅等同于强。富跟强是缺一不可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既富又强的国家;第二,富而不强的国家;第三,强而不富的国家;第四,既不富也不强的国家,可以说是积贫积弱的国家。不富不强的国家很多,比如说亚非拉的很多国家都是不富不强的。还有一类国家是富而不强,像中东那些卖石油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属于这类国家,这些国家很富,比如说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均GDP都非常高,但是不是强国,基本上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之下,如果真的发生战争,美国人自身难保的话,这些国家的安全绝对是个大问题。还有一类国家是强而不富,大家想强而不富有哪些国家?很多人都能够想到朝鲜,朝鲜不管是它主观态度上的强硬,还是军事实力上的强大,它的确很强,但是它不富。俄罗斯也属于这种,前苏联也属于这种,前苏联是典型的强而不富,一方面卫星能够上天,重工业非常发达,军事工业非常发达,但是民生不好。国家富强不仅是就经济领域而言的,它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富主要是经济领域,但是强不仅仅是经济领域,还有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所以富强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一个经济性的概念。这是跟一般人的理解不太一样的地方。
第二,国家富裕既包括政府富裕,也包括人民富裕。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只有国家富裕跟人民富裕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富裕。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有些国家是通过剥夺老百姓,把老百姓手中的财富聚敛到国库中,使得国家富了,但是民间却因此而穷了,这么一种国家的富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是痛快一时,不能痛快长久。真正的富裕应该是藏富于民,育国富于民富之中,而要反对与民争利和国富民穷等国与民分裂的现象。我们看到富裕有两种:一种是人民富了,然后人民交税,国家自然也富了;一种是掠夺人民,把人民手中的钱全部掠夺到国库中,然后国家富了。第一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第二种是我们极力避免的目标。我们知道亚当·斯密 写过一本书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一般人把它翻译成《国富论》。我认为这个翻译是有问题的,他不应该翻译成《国富论》,应该翻译成《民富论》,因为亚亚当·斯密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富裕应该是先让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国家才能够长足的富裕,如果人民很贫穷,哪怕这个国家暂时是富裕的,它也是无法持续的。所以这个名字不应该叫《国富论》,应该叫《民富论》。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一段记载,周文王和姜子牙(姜尚)对话,姜子牙说有以下几种情况:“王者之国,使民富 ;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最好的国家是民富的国家,其次是那些士人,就是知识分子富裕的国家,再下而一等的国家是那些当官富裕的国家,君主富的国家是最差的国家。最好的国家是普通老百姓都富,这是最好的国家。管仲(管子)也讲过一句话,叫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你要治理这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老百姓富起来,因为贫寒生盗贼。只有富民以后才有可能衣食足而知荣辱,然后才好治理。 第三,国家富裕不仅包括国民总体富裕,也应该包括绝大多数国民个体的富裕。比如一个国家经济总量非常高,人均也非常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是富裕的,还要看基尼系数。平均数可以掩盖很多东西,比如说绝大部分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平均每个人的财富很多,但是这种平均没有意义,只有考虑到基尼系数,考虑到大家的收入差距不是那么大,这种平均数才有意义。很多人喜欢用GDP跟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应该同时考虑基尼系数。中国的基尼系数现在是多少?近几年来基本上都在0.5左右。0.5左右是什么概念?就是50%的财富用于非平均的分配,就是不公正的分配。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的收入差距越大。中国人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前我们老是说这是平均主义的宣言,但是这个东西它就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治国者和公共管理者不应该把人性的弱点作为改造的对象,而应该作为自己出台各种政策的重要依据,因为人性基本上是很难改变的。人不光追求绝对利益,也追求相对利益,不光追求财富,也追求公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