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安徽经济运行目前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可能触发系列矛盾和风险。因此要把稳增长与促改革结合起来,找准近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的平衡点,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下滑、项目建设放缓等问题,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加大投入力度。一是选准投资和项目建设方向,根据长远发展需要,加快谋划一批水利、高标准农田整治和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针对皖北地区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着力加大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定向调控政策支持。二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缓解政府在民生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资金压力。三是积极引导“凤还巢”,抢抓特大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推动人口和产业外迁的机遇,做好对外出创业、务工人员的梳理摸排和跟踪对接,把招徕企业家和吸引劳动力回归结合起来。
2、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针对一些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排查力度,研究出台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监测,支持部分城市放松和取消限购政策,鼓励首套购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库存去化力度。二是引导煤炭、钢铁等困难行业向精深加工、循环经济和清洁利用方向转型,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鼓励开展兼并重组,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三是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调整一刀切的禁贷抽贷政策,对估值高、信誉好的企业允许实行先贷后还,对处于过剩行业、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通过封闭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探索在企业贷款规模控制的基础上,允许企业保持一定的流动资金额度,不按照年份短期还和贷。四是进一步明确民间资本开放细则,在推进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的同时做好培训指导工作,提升基层项目审批和管理水平,着力破除民营企业想投资不敢投资、有政策难以落实等实际问题。
3、加快服务业开放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稳增长,而且可以引领和带动经济转型。当前,应把培育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服务业做大做强,为稳定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破除教育、医疗、交通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准入门槛,加快科研、咨询、公共管理等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二是以“营改增”试点为契机,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以奖代补和支持示范等方式,加快大型企业主辅分离,促进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企业转型或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功能服务转型。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借鉴扶持工业的办法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企业的水、电、气与工业企业同价政策,降低服务业经营成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