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

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256期日前召开。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发表了题为“从三次国际经济危机得到的经验教训”的主题演讲。汪同三通过对比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应对的得失,提出在当前经济运行已经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宏观调控手段必须加以创新,通过政策的协同实施同时达成多目标。

97年汇率不贬值政策与通货紧缩

汪同三从亚洲金融危机谈起。

他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亚洲危机开始,到2007年、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再到2010年以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三次国际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都有很大冲击,对中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对这三次危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同的措施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国际上的反响也有所区别。可以从这三次应对危机的经历来分析为什么中国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要进行创新。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主要采取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个国家均寻求方法减少经济损失,普遍的作法是主动以各种方式使自己国家货币贬值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提高对生产能力的利用,减少损失。

中国当时采取的政策是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不贬值措施对内提振了信心,表明中国不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自己立得住。该政策的执行,不仅使中国内地经济,而且使香港经济能够比较有效地应对冲击,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阴影,得到恢复,它的积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该政策的执行,也使得中国遭受了一些损失。中国出现了出现通货紧缩。

改革开放30多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中国价格方面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有时通货膨胀还非常严重。但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及2000年前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然达到了零或者零以下,出现了通货紧缩。

从经济学上来讲,一般情况下,轻微通货膨胀要好过通货紧缩。仅从短期来看,通货紧缩能给消费者带来好处,消费品更便宜,可以多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消费质量。但是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如果想要以后比现在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拥有比现在更多的收入,这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产出,要有更大的生产规模或者生产效益。想达到这一效果,现在就要投资,同时限制消费。由于中国采取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1998年以后一直到2002年,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这样,当时中国的经济走势和世界经济走势发生了背离。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到1998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趋势是一样的,都是在向下走。但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1999年开始上升,1998年是2.5%,1999年提高到3.1%。中国经济1998年是7.8%,1999年继续下降到7.1%。2000年世界经济恢复到4.7%的增长率,高于1997年危机爆发之前4.2%的增长率,中国经济只恢复到了8%,仍然低于危机爆发时候的水平。这是中国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带来的一个结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