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2)

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2)

4万亿计划与通货膨胀

汪同三随后说到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美国次贷危机部分。

他说,美国次贷危机过去不太久,大家都知道,我们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采取的对策简单来讲就是4万亿刺激计划。采取4万亿刺激计划是必要的,而且也产生了非常积极重要的成果。中国社科院用反事实的模型方法,得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对2009年的GDP的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对2010年GDP的增长贡献0.7个百分点的结论。如果没有这1个百分点,当时的经济增长就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这一点是首先要肯定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一个在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措施,必然会在其它方面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问题。

4万亿刺激计划为什么会导致通货膨胀?汪同三说,从银行贷款增加情况看,2009年实行4万亿计划时,只有1.18万亿是政府从财政里面拿出来的真金白银,剩下的两到三万亿需要从各个方面去融资,包括银行的贷款等等。2008年当年,银行新增贷款同比增长15%;开始执行4万亿刺激计划的时候,2009年,新增贷款增加量激增32%;2010年的时候,再次增加约20%。贷款的增加,使得资金流动性大大增加,形成了出现通货膨胀的流动性基础。相比流动性的增加,通货膨胀存在滞后性,于是在2011年,年度通货膨胀率开始上涨到5.4%,进入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

第二,产业结构出现逆向变动。

从十六大一直到十八大,每一次开会都在强调要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产业结构就是三次产业结构。理想状态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相应的工业占GDP的比重开始下降。在执行4万亿刺激计划的过程中,2009年、2010年,产业结构出现了逆向变动。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6.2%,2010年上升到46.7%;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43.4%,下降到2010年的43.2%。

此外,还有产能过剩、政府型债务的问题。

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而且这两个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在4万亿刺激计划实施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4亿万刺激计划的执行使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