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是解放思想的伟大旗手

邓小平是解放思想的伟大旗手

摘要:纵观改革开放这段历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邓小平率先引领党和人民不断地解放思想,解决了禁锢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思想问题,社会活力才得以释放,中国才有了进一步的、成效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纵观改革开放这段历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邓小平率先引领党和人民不断地解放思想,解决了禁锢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思想问题,社会活力才得以释放,中国才有了进一步的、成效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一、改革开放前两年党和人民的思想状况。

1976年10月,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党和国家迎来了一个历史性转变的重大机遇。为此,全国一片欢欣鼓舞,各族人民热切盼望党中央改变现状,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过上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但是,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华国锋同志和党内的一些领导同志,不仅没有顺应人民的愿望,领导党和国家及时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反而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两个凡是,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因此,主持党中央工作的华国锋等领导同志,在保守僵化思想的作用下,不可能、也不能够科学准确地继承毛泽东思想,不可能、也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致使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内,阻碍国家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此外,华国锋等同志指导下的经济建设项目还出现了新的盲目冒进,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浪费。在政治思想宣传领域,“左”倾思想、唯心主义的东西占据主导地位,新的个人崇拜迅速蔓延,假大空的东西充斥舆论媒体,脱离实际的急于求成思想成为社会主流。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迷信领袖、盲目跟风、阶级斗争为纲、贫穷光荣等等落后、保守、僵化、教条的理念占据上风。总之,虽然打倒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但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并没有多大改变,中国仍然在极左思想,保守僵化等等观念中蹒跚前行。

二、邓小平率先指导党和军队解放思想。

1977年4月10日,尚未恢复职务的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党中央,针对当时怎样继承毛泽东思想这个重要问题,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地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是在结束“文革”后,党内提出用准确地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第一人。同年5月24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紧接着,恢复了职务的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重申要完整的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原则。1978年4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我们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确是个十分严重的任务。”邓小平提出的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观点,首先在党内军内赢得了广泛支持,带动了党内军内高级干部的思想解放。之后,在社会上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1977年后半年,国内的媒体开始发表坚持实事求是,支持拨乱反正的理论文章。1978年5月,《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广泛的、深入的、群众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导全党实现理论上、政策上重大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始终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领导党和国家不断开创新局面。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总结性的讲话。这篇讲话,题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他说:“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邓小平的讲话,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促进了与会人员的思想解放,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确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极为热烈的反响。国内的人民兴高采烈,国外友人为之叫好。十多年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观点,一直左右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工作,人民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开展阶级斗争运动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被放缓,许多事业被延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执政党实事求是判断国情的表现,也是执政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结果。它顺应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活、实现国富民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当时邓小平提倡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是邓小平对党和国家做出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封建主义思想作祟,加之林彪、康生、“四人帮”出于谋取私利的目的,无原则的恭维毛泽东个人,并进行歪曲历史的宣传,把毛泽东神圣化。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毛泽东的一言一行都是正确地、伟大的。个人迷信、个人崇拜达到了一个近似疯狂的地步。因此,能不能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关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也关乎国家稳定大局。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率领全党科学的评价历史,评价毛泽东。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中对党、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又实事求是的指出了毛泽东同志的缺点和错误,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对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认识。这个被许多中外人士认为十分棘手的问题,在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内得以顺利解决,其根本原因即源于邓小平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坚定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正确地认识领袖人物,科学准确的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不仅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完整的准确地继承毛泽东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党和人民带了好头。从此,人们破除了迷信、盲从领袖的观念,树立了科学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中作用的思想,为避免再次发生个人迷信的悲剧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党和国家需要以创新精神去解决许多难题。邓小平要求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大胆探索。他自己带头示范,从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入手,以创新的勇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针对长期困扰人们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他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一种手段,都可以试。要求党和人民解放思想,胆子再大一些,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邓小平的指引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先例。此外,在政治、经济、国防、祖国统一等多个方面,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都有许多创造性的建树。

四、邓小平引领人民解放思想,使社会活力得以空前迸发。

1979年春节,笔者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大娘在大年初一上午,对左右邻居们说:公社书记给我拜年,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天呀,书记让咱发财!这位老大娘十分惊讶共产党的书记希望人们发财。这样的事,今天看来如同一个笑话。但在三十多年前,这确是一个新闻。全国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积极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并致力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党中央判断,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时间不久,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出,八大确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反而又转移到阶级斗争上来。在阶级斗争为纲统领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严重左倾化,沙漠化,除了阶级斗争,还是阶级斗争,人们的头脑里充满了极左的东西。

邓小平主政后,领导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针对党内外群众思想禁锢十分严重的状况,反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要求党的组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人民群众把主要心思、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解决温饱问题,实现致富目标。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人民富裕、国家强大上面,引导党和国家致力于发展。为了使发展不因为思想观念问题受到阻碍,他经常提醒人们,胆子大一些,要敢于闯敢于试。1991年初,他在上海视察时说:“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在邓小平的引导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到1991年前后,全国大多数人已经摆脱了贫困状态,实现了温饱,有的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裕。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视察中,再一次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动员党和人民抓住机遇,更快更好的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针对有的地方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的问题,他又说:“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并提出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告诫党的各级干部:“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一次南巡谈话,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中华大地上迅速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中国社会的各项指标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两千多年前,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在《鵩鸟赋》一文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意为人的思想如果受到这样那样世俗观念的束缚,就犹如囚徒一般。所幸的是,我们有了邓小平,有了这位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始终高举解放思想旗帜的伟大旗手,引领人民不断的解放思想,帮助人民群众从极左思想和种种僵化落后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社会发展的要素才得以充分涌流,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才得以尽情迸发。今天,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如日中天,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更加丰厚。饮水思源,我们应该感谢邓小平,为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记下一份历史的功勋。

(作者为包头市委党史办公室副调研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