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2)

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2)

用现代民主法治构建好的制度

邓小平把民主政治提上了我国现代化的重要议程,并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他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论断。正是邓小平丰富的政治历程、非凡的领导经验和坎坷的人生起伏,才使他作出比其他前辈和同辈领导人更为深刻的总结,特别是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集中体现在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所作的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著名讲话中。

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鞭辟入里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邓小平留给我们最伟大的思想遗产之一,也被以后党的文献所反复引用,成为我国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制高点。其中,邓小平画龙点睛地对人类政治学千百年来研究的一个主题——即“好人”与“好的制度”哪一个更重要,作了深入浅出的回答。从儒家的“内圣外王”,到柏拉图的“哲学王”,无不崇尚“好人”政治或“贤能”政治,但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历史反复揭示,只有用现代的民主法治构建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政治和美好的社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