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结构和机制角度把握治理体系现代化

从文化、结构和机制角度把握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随着党中央深化改革、坚定反腐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逐步展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已经彰显出其内在的文化、结构和机制上的特点和优势。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文化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只有在现代化的治理文化的指导下,扎根于现实国情,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将“治理”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强调“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在国家层面,“治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统治”和“管理”而言的,“统治”强调以权力为中心,“治理”则强调以人为中心;“管理”强调对管理权的政府垄断,“治理”则强调对管理权的社会分享。国家治理文化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开放、包容、互动”的理念,“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又是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化。结构的本意是事物或者系统内部各部分、成分、要素间相互联系的方式。简言之,结构就是事物或者系统内部的组织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结构是根据,功能是表现。没有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更不会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治理结构是指国家权力、社会运转与市场运行之间的组织状态及其各自内部的组织状态;狭义的国家治理结构是特指国家权力内部相同层次组织之间与不同层次组织之间的组织状态,中央各部委之间就是相同层次组织之间的结构,中央与地方之间就是不同层次之间的结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以往所提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要更具战略高度。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结构,目的就是使治理社会稳定化、治理功能最优化、治理效益最大化。制度建设,就是结构层面的重要内容。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全世界没有现成的国家治理的参照标准,需要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适。党中央强调“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相结合的同时,也通过设立国家层面的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坚定地反对腐败等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走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最核心的是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结构着重从静态强调系统的组成成分,机制则从动态着重强调系统各部分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稳定性、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状态——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可持续地实现优化目标。政策措施等,就是机制层面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机制主要强调国家领域内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分权乃至与私人之间的合作,当“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发挥着各自在国家治理运行机制中的作用,井然有序,既互不相扰,又积极互动,国家治理的绩效就会达到理想的状态。其中,法治体系的建立,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最显著的标志。党中央已经做了“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的背景下,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和法治化的实现程度,就成了检验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尺。

而“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概念,更有着文化、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深刻内涵。一般情况下,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层级的组织或要素组成的系统。任何一种治理体系,从宏观上至少包括三个子系统,即治理文化、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治理文化指一个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组织治理的理念、目标、哲学、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制度安排及其治理实践。治理结构指联系并规范组织内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制度框架。治理机制则是组织内各组成部分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管理运作模式。一个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稳定,至少需要文化的支撑、结构的合理和机制的灵活。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治理体系,更需要文化、结构和机制上的适应和磨合。

把“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目标和追求,就要理解和把握“现代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结构和机制上的内在契合。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历史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还包括正确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全面有效协调社会关系的概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它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必须深刻把握国家治理的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弘扬本国治理的优良传统,借鉴他国治理的优秀成果,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对国家治理文化、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综合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解决国家治理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全面实现。

党中央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执政能力逐步提高的重要表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对过去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经济社会中改革趋势和未来发展要求的现实反映,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和执政实践的进一步升华。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含着文化、结构和机制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的历史过程,对它的认识、总结和实践也有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积累过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