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殃,苦难深痛的百年抗争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1840 年至1919 年的80 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武装侵略战争就有5 次,即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在历次战争中都以失败告终。
伴随着军事上的侵略,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渗透,使中国逐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遭受了无尽的屈辱。
1840年至新中国诞生前,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1100 多个,其中,清政府就签订了500 多个。凭借这些不平等条约,列强侵吞了大片中国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并且在中国划分其各自的势力范围。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49 年, 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 并于1887 年胁迫清政府订立条约,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去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1858年,沙俄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 万平方公里领土……
近百年来,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去战争赔款等达白银1000 亿两。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8 个不平等条约就勒索白银19.53 亿两,相当于清政府1901 年收入的16 倍。
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这一论述勾画出来中国近代革命史的主线。事实正是如此。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压迫造成的苦难,中国人民针对如何实现独立,摆脱被侵略和被压迫,走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前赴后继,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
林则徐被称为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既主张坚决抵抗外国侵略,又提倡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他留心外国的情况,派人采访西事,翻译西书,购买西报。他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著作,使人们获得了不少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史地等方面的知识,犹如在闭塞已久的社会打开了一扇窗户,令人耳目一新。魏源也同林则徐一样,苦心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魏源把忧患与发愤、求索与开拓、爱国与重民、御外与治内、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开始结合起来,开拓了爱国主义潮流的新方向。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逐欧风倡自由”的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主张通过建立一个“民族共和国”,把中国变成一个足以和西方各国并驾齐驱的国家。辛亥革命注重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但是由于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科学革命理论作为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来的南京政府只存在三个月便夭折了。革命成果落入了帝国主义所扶植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
1919 年5 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既是一场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运动。在政治上通过多次罢工,工人阶级成了革命的主要力量,且队伍不断壮大;在思想上通过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主张用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来激起“国魂”。恰逢这时,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些时代的先进分子抛弃资本主义,向往和接受社会主义,以俄为师,选择走俄国人用马克思主义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从此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达到消灭阶级的社会大国。”这正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历史选择,最终找到了一条使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在近代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历经磨难、孜孜以求,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和振兴中国的思想武器,中华民族的觉醒之路才越来越明亮, 并奠定了通向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最终将实现无数先辈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