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吸引本土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本地民营企业家在小城镇创业、扎根,发展乡镇企业、中小微企业、和家庭工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经济发展中心,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当然,小城镇建设还应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集约化思路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个性发展、节约资源”的原则,结合当地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合理规划地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紧凑型小城镇。应将小城镇规划与村庄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行村镇、田块、道路、绿化综合治理,做到科学布点、配套成龙、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从而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复杂历史过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