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型城镇化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

河南:新型城镇化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

摘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需求,河南新型城镇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动力来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标就是让文化遗产走进人们日常生活,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给人们以精神享受和智慧启迪,给人们昭示未来发展方向。

因此,在河南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文化建设这一主题,按照“人与遗产共生、生活与遗产共处、传统和现代互融”的理念,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广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尊重、保护文化遗产,继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建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映辉、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互融的现代新型城市。

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意蕴与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包括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明生态等。显然,文化生态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所建设的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必需的物理空间,更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村镇市井既是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所,也是文化得以存续的空间,大量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其中,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漫其内,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不朽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科学价值,承载着中原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中原文化的灵魂。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作用,在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维系、文化身份认同、城市特色塑造等方面维系着中原城市的文化生态系统。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而言,文化遗产是中原城市共有的信仰和象征,体现着中原城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更是现在的、未来的。正如单霁翔所言:“文化遗产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凝固不变的对象。”在河南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是时空上凝固不变的保护与传承,不是把文化遗产当作遗物和古董,而是把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具有日常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在此意义上而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是以河南新型城镇化为基点进行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为了守护住广大中原儿女理想的精神家园,留住广大中原儿女难以忘却的“乡愁”,这也是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文化遗产与新型城镇化并行共存

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为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积淀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和鲜为人知的文化构成,对于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均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是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河南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