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信政府的衡量标准 (2)

现代公信政府的衡量标准 (2)

协调多方的“利”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社会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各种关系矛盾,从根本上看是一种利益矛盾。政府要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就必须获得和提升多方利益主体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这取决于政府满足多方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的程度。当前,在社会分层、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利益也趋于多元化,收入差距扩大,利益分配受损引起的不合理或非法的行为增多,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与权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照顾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就成为了现代政府建设的关键。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协调好多方利益的公信政府应做到:通过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提升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多元主体利益的满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制定政策进行利益整合与协调,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规范、公平和高效,保障多元主体利益维护的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明确其在治理中的权责和义务。

满足社会的“需”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群众就不可能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建设信息公开透明的现代公信政府,就成为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就目前来说,保持透明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公信政府应做到,一是持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职责、程序标准和主要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集、审查、发布程序;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分管领导、责任机构和联系人。二是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在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相关信息服务机构均要求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供公众方便查阅信息,及时公布办事流程和办理进度情况。同时,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三是加强其他公开渠道建设,除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外,各级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