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焦公车改革:改革阻力究竟来自何方(2)

专家聚焦公车改革:改革阻力究竟来自何方(2)

司乘人员安置如何进行

庄德水:坚持以人为本,用利益赎买方式解决阵痛。在公车改革中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涉及到的司乘人员该如何安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央国家机关之前已经在陆续地改革,现在大多新进的公车司机是由专门的车辆管理公司统一招聘进来后,再分配到各单位,不属于国家机关内部人员。所以我们可以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对于之前有编制的老司机,可对其进行转改,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转移到后勤部门等其他岗位,或参照之前国有化改制买断工龄的方法。年龄大的司机,可采取提前退休的方式。对于合同工,合同期满后,可让招聘他们的公司对其进行再调配,转给私人企业等。我们在对待司勤人员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利益赎买的方式,给予其一定补偿,以减少改革带给他们的阵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人员安置分批行,自主就业政府帮助相结合。公车司勤人员是由于之前不合理的制度而产生的泡沫化就业,因此政府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再就业,不能简单地推向市场。车改方案是一个过程性的方案,这些司勤人员的安置也可以分批进行。分流需要过程,中央可以规定指标,半年要安置多少,几年到位。我们在鼓励公车司勤人员进行自主再就业的同时,也要有问题反映机制,给他们困难反映的渠道。政府只有把工作做细了才能把政策落到实处。

改革阻力究竟来自何方

庄德水:车改阻力的根源在于利益得不到满足,大家都不愿意放弃公车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我们要保证车改能够顺利地进行就要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让越来越少的人的利益受损。这样才能让这些在改革过程中成为改革对象的人,接受改革措施,配合改革,支持改革。其次,单去完善公车改革这些具体方案的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要完善配套的制度。《意见》和《方案》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威力。为什么国外的反腐能够得到贯彻和执行,因为第一,公务员有思想上的自觉性,有明确的行为准则。第二,有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第三,有强有力的惩戒机制。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政府公务人员不会因为公车利益去损害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公车改革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如果我们能够把车改这一老大难的问题啃下来,那么公众将会对我们政府的改革树立信心。虽然会在一段时间内带给广大公务人员改革性的阵痛,但是在阵痛的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改革性的收益。在公车改革中,货币化的车补就是改革性福利。如此,公务人员作为改革对象,不会一次性地失去太多利益,这也为改革减少了部分阻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