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再认识 (3)

混合所有制改革再认识 (3)

重新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改革,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破解其中的难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看法,这也是实现市场平等和资本平等的关键因素。

(一)在国际竞争视野下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往往被理解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因而“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同样,混合所有制改革也被认为是破解民营资本进入国有资本把持的垄断行业的钥匙。这两种认识均有道理,但是都不应当理解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重要的是破除国与民的市场进入的界线,营造各种所有制资本自由进入市场,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如何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通过引进外资而引入新技术的时代基本已经结束,我们需要通过自主创新能力来摆脱国际资本对我国经济的控制和压制。与其让国外资本流入赚取大把利润,不如向民营资本开放,激活国内资本的能量,在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藏富于民。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和胸怀,才能真正地搞好混合所有制改革,避免为了混合而混合。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意义上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减弱政府插手企业经济决策的能力,实现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改革目标。但是,这样的改革目标一直难以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而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全面深化的再改革的核心。混合所有制在十八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因为要让资本说话,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如果没有政府资本所有权与经济管理权的分离,没有政府职能转变,仅仅在企业资本结构上调整,根本不可能实现政府权力、资本所有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能否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并不容易,它不是形式上不同资本的融合,而是资本支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是政府与市场保持适度距离的体制的建立。

(三)在社会制度变革意义上认识混合所有制

市场经济是产权主导、资本说话的经济,只要市场开放、竞争充分,资本自然会自由流动和结合,形成各种企业形态。不存在人为推动“混合”。之所以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因为,现实中存在因“身份”而无法自由流动和结合的症结。混合所有制意味着对企业主体去身份。尽管资本来源有身份(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之分),但是混合之后的公司法人则不再有身份和属性之分。混合资本的企业既不是国有企业,也不是民营企业,而只是按照资本所有者的意志运行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权利,适用同一竞争规则和法律规则。

在混合所有的企业中,要贯彻资本平等,不能赋予国有资本股东《公司法》之外的权力。也不能对于竞争性的混合企业设置国有资本的最低比例,应当由资本自由决定其股权结构。

现在亟须做的事情是取消给企业贴身份或属性标签的做法。身份标签应当退出历史舞台了。只有在观念上、文件上、制度上彻底放弃这些旧体制的标签,才能真正实现不同企业、不同资本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市场经济要求产权平等、契约自由,而身份与市场经济运行原理相悖。因而贯彻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应当是实现中国经济运营由身份到契约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的区分停留在资本层面,而不是经济运行层面。也就是说,在经济运行层面再区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似乎不再有意义。这才是混合所有制给我们提出的最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