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以其民主制度为工具,大肆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妄图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利益。一些陷入发展困境的国家也病急乱投医,对西式民主顶礼膜拜,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成为西式民主的牺牲品。为此,有必要让人们看清西式民主的真实面目,从而坚定走自己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转型社会西式民主化进程乱象丛生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由威权型社会向民主化社会过渡的进程中呈现出诸多乱象。在埃及,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埃及选民用选票把穆兄会成员穆尔西推上总统宝座,这位按西方民选方式上台的总统一年后即被军方废黜,穆兄会被国家宣布为恐怖组织,其不少成员受到审判并被判刑。乌克兰是苏联解体的产物,独立以后,民主化进程经历了不少波折,亲欧美和亲俄总统候选人无论谁上台,都难以在亲欧美和亲俄民众中凝聚起足够的共识,大规模长时间示威、暴力冲突、国家分裂等乱象始终伴随着其民主化进程。我国台湾在国民党威权统治结束以后,实现了西方式的政党轮替。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也充满了波折,执政党和在野党在立法机构中民意代表之间屡见不鲜的出格打斗、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枪击事件等,无不影响着人们对台湾民主化进程的观感。那么,为什么被西方鼓吹的“灵丹妙药”会落得个“狗皮膏药”的下场?
究其缘由,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不是内源型的,而是移植型的,并且尚处于民主化进程的学习期、模仿期和幼稚期。如果不是抱着某些固定的意识形态偏见,人们应该承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民主化进程的典型案例来看,民主化的成功推进的确是需要某些条件的。美国学者卡尔·科恩在其专著《论民主》中分析了实行民主的条件,认为民主体制的成功运作,至少需要一些必要的物质条件、法制条件、智力条件、心理条件,以及其他的保护性条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中,实际情况可能要比卡尔·科恩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但他的“条件论”仍然颇具启发意义——“移植型”“模仿型”民主化国家和地区并不具备,或基本上不具备欧美发达国家民主体制成功运作所拥有的综合条件。这是造成转型国家和地区在民主化运作中乱象频现的根本原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