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2)

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2)

3.实施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工程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产业,而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国家文化生产力和硬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以文化为核心和基础的原创力不足,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受限。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而且能够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实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经济资源,以文化特有的方式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水平。

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要把文化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只有通过国家来推动,全民族都来进行文化创新,推动各个方面的创新,再把各个方面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新,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文化创新性才会逐步增强。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引领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继续做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所包含的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等工作。

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拓展国际国内两个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改革,加快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4.实施提升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工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以及路径的创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转变发展方式像改革开放一样,是关系我国发展命运的战略抉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新的革命。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带动作用。发展方式的转型首先必须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提升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继续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工程,重点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5.实施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工程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是指站在世界文明的潮头规划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国文化不仅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且能够对世界文明不断作出新的贡献,能够为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开辟新的道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真正使得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对外就是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要向外传播,就要有影响力,有话语权。中国文化只有直接走出去,在与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主流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才能生存、发展、壮大,才能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交融碰撞,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和复制的重要价值,同时也面临被边缘、取代、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我们只有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就中国国情而言,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还较缺少原创性的、富有震撼力的成就。中西文化交流,还多表现为西方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各种思想、理论、学说和艺术向中国单向传播的过程;中国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无法与西方媲美。为此,我们必须培育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品牌,创作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和学说,让中华文化基因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研究和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心理特点,找到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尤其是有代表性国家的文化契合点,使中华文化能以世界各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更好地融入世界各国的本土文化,努力把中国文化融入世界各国的当地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建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长效机制,在加快推进国家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孔子学院建设、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扶持重点文化企业海外发展的基础上,建议开展“百千万”系列工程,如每年以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出版翻译百部在中国有重要影响的电影、电视剧(集),翻译千部精品图书,翻译万篇客观反映中国学术研究成果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进展。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传播的范围,增强当代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华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研究好、传播好中华文化,不仅有益于中国人民,而且有益于世界人民。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文化,积极推介和传播中华文化,让各国人民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完善孔子学院等汉语交流平台;加快文化产品本身走出去步伐;打造面向世界的传媒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13AZD01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