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2)

大数据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2)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围绕着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新一轮深化改革即将全方位展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这次改革的重大内容和显著主题。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运行的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最核心内容和最明显标志。

有助于发展民主,开创民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新阶段。所谓治理,即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管理,是一种互动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方式。大数据时代有望迎来国家治理民主模式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与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协同治理的新格局。互联网上大量的民意信息是从不同角度对于政府信息的补充,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效预测民众的下一步公共服务需求,以便修改当前政策法规或者制订新的法规政策,这将为有效杜绝恶法、弘扬善治精神提供必要保障。有专家认为,大数据将奠定现代民主发展新的基石。

    二、大数据开放将成为“政府紧箍圈”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缺乏政府公开传统的国家。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政府是不需要监督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崇尚“政府一定是善的”,其出发点一定是为了广大民众的。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就有过这样论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国古代的官方潜意识认为统治者并没有义务向民众告知其施政的内容及理由,作为政府“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这就构成了政府不公开信息的主观因素。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历来缺乏“数据精神”,这也构成了政府不公开信息的客观因素。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此曾有深刻的论述。在他看来,在中国传统的学问——理学或道学当中,一直都分不清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的区别。正是由于对这两个“理”的混淆不清,中国人养成了重概括、轻数据的文化习惯。缺乏数据公开的政府缺少必要的社会监督,必将导致权力泛滥,非常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形成。因此,中国几千年文化造就的就是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如何在这样一个缺少法治传统的国家里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法治政府?

大数据的到来,必将迎来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时代。政府数据公开是推动政府行政法治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限制政府权力的“紧箍圈”。

构建一个阳光、透明的新型政府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已经在政府数据公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自1966年美国国会制定并通过了《信息自由法》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对于数据收集、发布、使用和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框架和体系。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任首席信息官维伟克·昆德拉就指出:“政府数据作为一项公共资源,应该像天气预报、体育赛事和股票信息一样实时公开。通过把信息的力量放到民众的手中,可以增加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对政府的监督。”英国也是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公开的国家。《信息自由法案》于2005年1月在英国全面生效。首相戴维·卡梅伦将民众依法获取政府公共数据称为“数据权”。他说,“这将确保人民有向政府索取各式各样的数据,用于社会创新或者商业创新。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最开放、最负责和最透明的政府。”

近年来,为了配合法治政府的建设,我国已经开始加快了政府数据公开的步伐。我国的第一部系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全国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7年1月17日经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也于2011年7月29日通过了《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上海、北京等地正在积极筹建大数据服务中心,探索政府公共数据的管理、公开以及交易等方面的路径,并制定相应法规。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