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EMBA退学潮 让教育回归纯粹
EMBA,直译为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旨在为企业界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然而这一模式不仅为企业老总所热衷,亦成了官员追逐的目标。与其他考试不同,EMBA笔试仅作参考,最重要的是资格审查,为一些有身份人士大开了方便之门。更有一些高校将“汇聚政界商界优质资源”列在办学优势之内,使EMBA学费一路走高,六七十万元的课程学费已不新鲜。
读EMBA的官员人群中,确实有人是为了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的驾驭能力。但也不能否认,更多则为了EMBA那顶光鲜的帽子。一些官员基础学历不高,需要更高的文凭装潢门面,EMBA显然是上佳选择;学费不菲,可官员读EMBA多由公款埋单,哪怕坐飞机去,也可报销。或由相关企业提供赞助,很少个人掏腰包。学费由单位交,自己轻松捞文凭,如此“双赢”,自然令一些官员趋之若鹜。同时,官员学员常常成了企业老总积累人脉热衷结交的对象,通过研修班这个平台很容易建立私交,亦为此后权力寻租、权商之间投桃报李铺平道路。
官员读EMBA热也贬损了教育的公誉度。上课有秘书代,考试有人替,论文有枪手,文凭得来全不费功夫,大大降低了EMBA的教育水准。今年初,民革广东省委向省政协大会提交提案,认为官员就读EMBA助长“官商勾结”的不正之风,建议中央颁布官员就读EMBA的禁令。此番中组部下发禁令予以专门治理,显见顺应了民意。
EMBA院校出现退学潮,值得称许。同时,也为堵塞其他权商勾结的门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EMBA退学潮,不能让官员一退了之
EMBA班学费不菲,比如北大“后EMBA班”学费66.8万元,学员一半是政界人士,且级别在正处级以上。不久前,在中组部发出禁令后,虽然有的官员退出了学院,但不能一退了之,必须把背后隐藏的真相揭示出来。
首先,有关部门必须查一查这些官员当初为何要参加天价培训班?如何报名参加的?这个钱是从哪里来的?几十万元,还不包括各类活动经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光靠官员的工资得白干十年八年,已大大超出了官员的工资支付水平,官员能否自己承受,显然存疑。就算供得起,钱从何来恐怕也让人质疑。事实上,很多官员读EMBA,或是财政埋单,或是有人赞助——像北大“后EMBA班”就规定,若能推荐3名企业家学员,官员的学费可以减免,即“官员请客、企业埋单”。由此看来,官员报了EMBA班,就说明他们已找到了学费的来源,现在虽然退学了,那么,当初准备的学费从哪里来?有关部门得刨根问底弄个明白。
官员如果用公款支付这种明显带有奢侈浪费性质的学费,显然是利用职权,违反了制度规定,官员必须对此为负责。官员假如靠别人赞助或靠拉3个企业家学员,换取自己的所谓“免费”名额,那么也不能让这些官员一退了之。因为,这里面存在变相受贿的问题。而且这种行贿的隐蔽性更高,危害是长期和全面的。试想,一个官员要介绍3个企业家学员,并不是太难,因为官员手上有的是权力,有的是资源。而作为生意人的企业家,也不会做赔本买卖,官员接受了企业家的赞助,企业家就等于放了一条长钱,钓住了官员这条有权的“鱼”。而官员则利用自己的权力,给企业输送利益。这样双方得了实惠,而国家和人民却遭受了损失。
当然,有关部门也不能只查目前正在接受培训的或者是刚刚退出培训的这些官员。要让这些官员服气,还必须对近年来,凡是参加这些“天价培训班”的所有官员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对那些利用职权用财政或者让人赞助学费的官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仅要让他们退出所有的学费和其他培训期间的费用,还必须顺藤摸瓜,查一查这些官员与赞助人、赞助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着“利益输送”问题;也查一查那些培训单位与政府部门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有没有“名为培训、实为贪腐”的情况存在?另外,还要查一查这些被培训的干部,又获得了什么样的重大“提升”?只要这样,才能彻底打破天价培训背后的“利益共同体”,让社会各界服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