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转哪些 怎么转 谁来转(2)

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转哪些 怎么转 谁来转(2)

摘要:在京津冀布局的新蓝图中,能否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决定着一体化的成败。哪些产业要迁出去?以什么方式转出去?转出去的过程谁来主导?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产业转移,谁说了算?毫无疑问,这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布局。不过,由于产业转移最终由一个个企业的搬迁来实现,除了政府的搭台之外,必须由企业自主对接。

今年以来,河北、天津展开了针对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市场的商户争夺战,甚至不惜抛出诱人的配套政策吸引商家落户。

先是在5月8日,北京丰台区有关方面与河北保定白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大红门地区批发、仓储等功能向白沟新城转移。仅仅一周之后,一场签约活动令“大红门去哪儿”增添变数:北京京温服装批发市场、大红门纺织批发市场等八大主力市场正式签约进驻河北廊坊的永清国际服装城。

而就在一个月之后,天津正式加入市场商户“争夺战”。天津市西青区政府宣布,将全面支持相关商城建设和运营,并推出税收、工商、子女入学、商户落户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争取全面承接北京动批、大红门等市场外迁。

政府搭好台,还要企业来唱戏。产业转移是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定位,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做出的自主选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继敏认为,政府应该做的是创造政策环境,引导产业转移,降低区域交易、沟通成本,让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地区,产业链在区域内根据资源禀赋自由配置。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