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

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了。这65年的历史,是中国由落后农业国成长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壮阔历程,是中国人民由过去任人欺凌、饥寒交迫转变为当家作主、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壮阔历程,是中华民族由近代日益衰败转而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只是近代以来,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被先行工业化国家不断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欺辱和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认识到,改变民族命运、实现伟大复兴,唯有争取国家独立、实现工业化。

在世界近代史上,解决国家独立和工业化课题,通常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在我国,由于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经济上政治上都异常软弱,使解决这两大课题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工人阶级肩上,也使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同时担负起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和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同时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华民族的期望,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和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掌握了国家经济的命脉,铲除了封建势力的社会基础,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政治障碍、开辟了广阔前景。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5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体分为改革开放前29年和改革开放后36年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虽然有着重大区别,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它们“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两个历史时期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统一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统一于对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的坚决维护和对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懈努力,统一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持续奋斗。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参战,对新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使中国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国防工业显得越发迫切。其次,中共中央根据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和抗美援朝战局趋于稳定的形势,决定从1953年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有关部门在制定计划时反复研究,一致认为要用较快速度发展工业,必须以重工业为重点。再次,1952年8月,周恩来、陈云等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苏联,苏联明确表示愿意援助我国“一五”建设,从而使我国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有了现实可行性。面对新的形势和历史机遇,毛泽东同志于1952年9月提出,现在就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并用10年至15年时间完成过渡。这表明,毛泽东同志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进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建设,必须加强资金的快速积累、资源的集中配置、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和粮食供给的有力保障。做到这些,当时只能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和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并相应对农业、工商业实行生产资料的集体化和国有化。而这在政策和制度上显然已超出新民主主义,而转向社会主义了。于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意见,中共中央于1953年底制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同志把工业化形容为这条路线的主体,而把“三大改造”比喻为工业化的两翼。这说明,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目的是为了抓住当时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使中国用较短时间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以挽回中华民族在近代被耽误的时间。

随着“三大改造”提前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也在经济建设中暴露出一些受苏联模式影响的弊端。对此,我们党曾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和“三为主、三为辅”的改革设想。但随后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偏差,不仅改革未能实行,反而在所有制上更加求公求纯,在计划管理上越统越死,直至发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即便这样,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艰辛探索、不懈奋斗始终是主流。正因为如此,我国才可能用不到30年时间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布局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改变了旧中国不合理和落后的状况,在固定资产积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超过了旧中国上百年总和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在经济发展速度、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挫败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我国的侵犯和威胁,使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有这些,为以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宝贵经验教训、雄厚技术力量和坚实物质基础,也为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宝贵时间、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