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中国梦的三阶段目标。从1840年开始,我们在复兴之路上已经走过170多年,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这个目标这么近。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接续奋斗,我们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中国梦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划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人们普遍感到,党的十八大以后的这十年是关键时期,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中国这一最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和崛起的关键历史阶段提出中国梦的命题和论述,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政治宣示和责任担当,这一论述对目标的坚定重申和重新厘定,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树立了鲜明旗帜。
中国梦论述通俗化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正能量。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梦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框架下来实现。可以说,中国梦论述通俗化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引发了人民大众对自身理想和国家前途的广泛思考。以中国梦论述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特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和历史命题与人民大众的日常幸福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梦论述的生命力和人民性,让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现实性体验。这对于调动社会力量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为有益。可以这样说,通过中国梦论述,广大民众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逐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现实过程,就是我国现实发展过程及其具体事件中的日常体现和鲜活实践。中国梦论述让人们认识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日常实践,是当今中国最广大人民最直接面对的最真实的现实生活和历史运动,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业,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不同阶层和群体、不同集体和个体的情绪和精神,进一步拨动了人们思考当下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思绪,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在当今时代重塑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激情和斗志,进一步凝聚了在现代多元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正能量。
中国梦论述衔接国家战略与人民诉求,为当代中国凝聚社会力量注入了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共同期盼”,所以,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塑造着人们极具时代意义的丰富理想和现实生活,人们合理追求自身正当利益的实践活动,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个体性的利益追求与整体性的利益发展相结合,促进了中国的巨大进步。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时刻,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论述还强调以人民为根本,把人民作为实现梦想的主体基础和根本力量,在梦想主体中包容集体和个体,把民族、国家、社会、集团的梦想与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强调包括民族、国家、集体、个体等不同层次的梦想主体,在最大程度上的统一协调,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社会条件。中国梦论述既强调整体性的国家目标和利益,又强调个体性的人生目标和要求,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全部梦想主体,以实现中国梦为总目标,充分尊重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引导每个人在对梦想的追求中,把自身努力同国家与社会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主动投身到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运动和实践活动中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