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的三个结构性主题

国家治理的三个结构性主题

国家治理的优劣不仅要看民主状况,还要看国家是否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稳定,促进人民团结和公民发展。因此国家所处的治理环境实际上是由国家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压力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进程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结构性主题展开的:一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是政党与国家的关系,这三组关系在全局上具有决定性意义。 

判断政党执政的方式是不是走向成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将宪法的最高权威和法律的刚性约束内化为党执政行为的理性自觉。 

治理这一概念传到中国具有了新的意义。根据创始人罗西瑙的界定,治理是指一种由共同目标和多元主体支持的活动与过程,这种活动与过程不一定是靠政府来实施的,也不一定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所以他认为治理这个概念远比统治这个概念内涵丰富,既可以由政府居间主导,还可以由非政府的力量来驱动,可以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机制。中国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治理概念具有多元多中心治理的公共管理特征,倡导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的合作,强调公共权威来自市场原则,包括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等关键词,契合了30多年以来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以及社会和市场力量成长的大趋势,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国家治理的优劣如何评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治理”以文字形式写进了党的最高权威性文件,意义十分重大。一个词的变化,反映出的是党对权力来源、权力行使和权力制约认识的不断深入,这恰恰是改革的细节所在,而这样的细节又渗透进此次改革的每一层部署中。它激发了人们对国家治理的无限想象,促进了构建优良公共生活的热情。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超大型国家来说,诞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目标,具有特定的背景。比较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和国内的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内外环境施加的压力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而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式又会促成这个国家来寻求与之社会相适应的发展结构,一定的社会发展结构则反过来会影响国家内部权力分配,进而影响未来政策治理方式。 

目前中国的治理模式中,事实上不存在如罗西瑙所说的没有政府的治理,甚至也不存在小政府的治理。多元和多中心只是治理的一个面向,采取国家集权治理与中国所处的特定内外环境和面临的内外压力有关。其实,即使在集权导向的治理实践中,中国也存在大量分权式改革,分权的逻辑不仅调动了社会个人的积极性,还提供了一种制衡的机制,使得个人的权力可以转化为制度化的权力,使得任性的权力可以转化为依法行使的权力,中国的国家治理就是在这样一个双重的逻辑下运行的。 

国家治理的优劣不仅要看民主状况,还要看国家是否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稳定,促进人民团结和公民发展。因此国家所处的治理环境实际上是由国家所处的内外环境和压力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由于超大国家和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尖锐矛盾,中国所面对的调控、动员、分配和管制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国家要不断发展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这是国家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国家建设的合理性,因此以国家建设能力为向度的国家治理应该包括政府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中国的此项工作远远没有完成。在社会控权方面怎样培育自主性组织和具有管理特性的社会交往空间,如何保障公民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进程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结构性主题展开的:一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是政党与国家的关系,这三组关系在全局上具有决定性意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