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养成,构筑安徽人民的精神高地。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自古以来,始终有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牵引着社会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省委历来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到2013年底,安徽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四届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入列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六年居全国榜首,全国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入选数位居全国前十,城乡文明程度持续提升。道德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是美好安徽的深层追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拓展“践行核心价值 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深化江淮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的引导作用,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涵育,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省建设,文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为全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丰厚滋养。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之“魂”,增强安徽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要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将其贯穿于文化工作各方面,融入文化强省建设全过程,体现在艺术创作生产引导上,体现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建设上,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上,也体现在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按照“八个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坚持正确导向的体制机制,着力完善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培植文化强省的血脉和灵魂,增强美好安徽的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