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改革比欧美更成功(2)

北京:中国改革比欧美更成功(2)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互联网的兴起,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中国社会力量已经开始影响中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许多公共政策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讨论从未像今天这样开放。这种讨论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言论自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

三种力量的动态平衡格局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

过去60多年的历史表明,前30年间,中国对资本力量压制过多,导致了经济活力严重不足,民生改善进程过慢;随着改革开放,资本的力量迸发了,中国人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资本力量的长处在于它可以创造效率和财富。但资本力量也带来自己的副作用,如果没有其它制约力量的话,资本逐利的特点会导致社会高度两极分化乃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在中国,资本力量总体上受到了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某种制约。即使在贫富差距明显扩大的今天,中国政治力量还是保证了弱势群体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国社会力量延续中国平民主义的传统,社会主流几乎也一直倾向于节制资本。

三种力量的这种动态平衡格局应该是中国得以避免美国式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力量迅猛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参政方式

前30年间,中国社会力量过于单薄,这导致了许多问题,包括社会生活缺乏活力,信息反馈严重失灵等,这也是为什么当政治力量过强,导致了像“大跃进”和“文革”这样的悲剧时,社会力量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反制。

随着中国经济和互联网的兴起,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中国社会力量已经开始影响中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许多公共政策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讨论从未像今天这样开放。这种讨论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言论自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

但社会力量也有盲目的一面,特别是追求福利最大化和民粹主义的趋势也需要警惕。好在中国的政治力量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开始更多地对社会力量进行引导甚至纠偏。最近强调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很好的例子,说明中国的政治力量头脑清醒。这种纠偏代表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值得肯定。

我的基本结论是,在改革方面,中国模式总体比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成功。

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政治力量相对比较中性和强势的特点,来推动改革和现代化事业。在技术层面,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做法、但在政治层面(即三种力量的平衡方面),中国要坚持自己的模式。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国学所所长)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