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人民政府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创建了组织和干部基础。薄一波回忆说:中共中央交给华北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摸索、积累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为全国解放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准备。”“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1949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在北平召开临时委员会会议,商讨华北人民政府组织机构并入中央人民政府等问题。其所属各部委也相继开会研究向中央人民政府移交工作问题。1949年10月27日,毛泽东发布命令:“中央人民政府业已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着即结束。”1949年10月31日,华北人民政府完成其历史使命。
为新中国开创了一整套重大的政治制度
华北人民政府的组建和运转过程,也是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权建设方面,它为新中国开创了一整套重大的政治制度。
初步确立了新中国党政体制。其党政关系的基本内涵就是,使中共的领导深入体现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既保证中共对重大问题的绝对领导,又保持政府工作的自主性。在党的领导权方面,首先,在华北人民政府组建过程中,华北局的所有重要决定都得到了具体贯彻。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界别、选举办法及大会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安排,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步骤、机构设置、各部门负责人选等重大问题,都基本贯彻了华北局的决定。1948年8月26日,华北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说: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出正副主席,并任命各部、院、会、行、厅、局各部门负责人。除方毅、戎子和对调外,其他一如中央所批准。”其次,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华北局健全了各级党委制,确立了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正确关系。一方面,华北人民政府的各项重要决定都须经华北局审查批准。另一方面,华北局非常重视保持政府工作的自主性。1948年10月,华北局指出:“应归政府处理者,不要一律拿到党委来,建立政府工作与党委工作明确分开而又联系的制度(重大政策性问题,必须经由党组请示中央局;日常工作,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应由政府自己负责处理)。肃清党政不分,党委包办代替政府工作的错误。要求有一个党委的正确领导,并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华北人民政府。”这就初步确立了新中国长期实行的党政体制。
为新中国各级政权机构确立了基本的组织模式。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政府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政府主席、副主席由政府委员会互选产生。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还通过《华北区村县人民政权组织条例》,规定村、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县政府委员会由村、县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1949年6月至9月,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主持了新中国中央政府组织法的起草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权机关部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采用了《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和《华北区村县人民政权组织条例》所规定的诸多重要原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中央人民政府设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会,“人民政府委员会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政务院,以为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署,以为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华北人民政府确立的各级政权组织模式,成为建国初期各级政府的基本组织构架,其中有些部分成为我国长期采用的基本政权体制,对新中国政权体制有着深远的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