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2亿双色球巨奖遭质疑”当反思(2)

【案例】“5.2亿双色球巨奖遭质疑”当反思(2)

“5.2亿双色球巨奖遭质疑”当反思彩票透明度

5.2亿元巨奖,几乎掏空了福利彩票的彩池,难免会让一些彩民羡极生妒,心中五味杂陈。101注一等奖,5.2亿巨额奖金,出自同一投注站,并极有可能被被一个神秘彩民“抢”走,也难免会有人对其购彩细节进行“潜心研究”,继而揪住某些环节不放,并提出质疑。因此,嫉妒也好,质疑也罢,权当是彩民在释放“我为什么没有中巨奖”的不平衡心态,实属正常。

然而,面对一些彩民的质疑声,福彩中心保持缄默,就显得很不正常了。在未进行调查,真相未明的情况下,姑且不论5.2亿巨奖是否存在问题。但即便是购彩和中奖环节均不存在任何问题,福彩中心也不能漠然处之,更不能对彩民的质疑不理不睬。殊不知,如果对质疑不进行积极应对和及时处置,任由质疑在坊间发酵,质疑便有可能会演变成谣言。一旦谣言扩散了,福彩中心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处置,不仅要付出巨大的处置成本,而且会使福彩的公信力再次受损,这显然不利于中国彩票事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对于5.2亿巨奖的横空出世,福彩中心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社会上出现了质疑声时,更要公开相关信息,及时替彩民释疑解惑,而不是讳言莫深。不可否认,《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应当对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然而,保护中奖者个人隐私,并不代表有关彩票的信息都可以不公开。

要知道,每一项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病,都会引起公众的猜测、甚至是质疑,彩票发行业也不例外。比如,此前就有人质疑彩票发行透明度不高、宣传方式不当、甚至沦为一种“赌博机器”,从而“诱使”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赌博”,已经“培养”出了700万问题彩民。

因此,5.2亿巨奖遭质疑,应反思彩票发行的透明度。首先,要对彩民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让广大彩民明白一个道理:购买彩票,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其次才是为了中奖。更重要的是,应实行信息透明,对于彩票发行中的巨奖诞生、彩票奖金、彩票发行费和彩票公益金的分配及使用情况,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开;特别是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况,更应该让公众知道其去向和用途,看是不是全部用在了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上,以此激发出广大彩民的社会荣誉感。

5.2亿巨奖得主身份该不该公开

彩票发行的公信力曾在一次次事件中蒙垢:扬州“彩世塔案”、西安“宝马彩票案”,从双色球伪造开奖直播画面,到深圳的木马制造3305万元福彩大奖,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不可迷信于彩票发行机构自说自话。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奖者的概念基本停留在“蒙面”“某先生”等方面,甚至还包括:“连夜撤离”。彩民出于自身考虑,希望保守他的个人隐私;而公众为了公共利益,出于增强彩票发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的考虑,要求公布中奖者个人信息,以加强监管和监督,这就存在利益的博弈。比起有些部门动辄泄露举报人身份,彩票管理部门捍卫彩民身份的做法,看起来应予肯定。不过保护彩民隐私权不宜过度,尤其是在公共利益面前,特定人群的隐私权是有限的。

诚然,个人隐私权要保护。换个角度说,相信大部分人中了大奖后,都希望保密,不想自己因为中大奖而让生活不得安宁。但彩票作为慈善事业,其公益性又决定了公众对其有知情权。这种知情权包括了彩票操作的整个程序,大奖得主的个人信息自然也是其中一部分。

在美国,明确规定,中奖者必须公布个人资料。而这也是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做法。以政府信用为支撑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公彩,更有必要向社会公布其运作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大奖的最终归属。作为公益性事业,彩票筹集资金的数额、去向、用途必须透明公开,开奖过程必须透明公正。如果在程序操作上欠缺必要的透明度,将给“暗箱操作”提供某种可能性空间。既然深圳彩民可以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方式伪造千万巨奖,不禁让人心存疑惑:会不会有人能通过更高超手段骗取5.2亿巨奖?

对此,有评论调侃:“彩票兄弟,请放慢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彩民,等一等你的透明,等一等你的监督!不要让巨奖存疑,不要让木马克隆,不要让福利成为黑箱。慢慢走,让每一个彩民都享有公正和尊严。你所花的每一分钱,都不应该被阳光抛弃。”如何完善彩票操作程序?不妨从公开大奖得主身份开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