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建设应当重点关注哪些问题?(3)

法治中国建设应当重点关注哪些问题?(3)

记者:党的十八大后反腐败工作明显提速,而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民心。但是,目前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观望、不作为现象。一些官员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发展。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江平:有人说腐败是市场的润滑剂,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可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往往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越是市场改革的能人最后被揭露出腐败的现象越多,越是老好人他倒是没什么罪,成绩突出的往往容易被抓起来。怎么能够解决我们在反腐败中的个人责任和领导决策责任,把不同的责任分开?我觉得最重要的仍然是在法制上进一步明确规则。怎么能够追究你的责任呢?证据都确凿了,构成犯罪了,取得证据的手段不违法,查处就没有问题了。就怕两种情况,一种是刑讯逼供,这个从重庆打黑看得很清楚,利用刑讯逼供来做反腐的事情不是个别的。第二就是现在经常有的当证据不足的时候先把人抓起来。我觉得这个也是很危险的。在证据不足的时候把人抓起来,然后借助他的电脑里面的资料,或者借助其他人的什么举报,或者用其他的一些东西来定他的罪名,这种情况我认为也是违法的。虽然最后可能是查出一些问题,但是当时抓人的时候是缺乏证据的。所以我觉得反腐败必须手段正确。

记者:目前,军队反腐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江平:我觉得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军事指挥系统方面,这个很专业,我不好说。另一方面就是涉及到部队的腐败和廉洁问题,这个我觉得完全可以通过法治途径解决。如果我们从制度来看的话,部队的反腐败工作始终不透明,一切以军队保密、军队特殊为理由,对他们的监督太少,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军队的指挥系统可以保密,但是军队的反腐倡廉必须公开。只有公开人们才能监督。现在一提起来军事法院就说保密,关于军队的腐败背景也极少来披露。这实际上等于是保护了腐败,掩护了腐败。所以我始终觉得军队的廉政工作的透明度需要大大提高。因为我们党政部门里面,包括各地的党委书记,什么腐败现象都是在报纸上公开的,但是军队一个都不让公开。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记者:关于信访和法治的关系,中央已有明确的定调,即涉法涉诉的案件要通过法治途径解决。应该说这是符合法治中国建设方向的。但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反腐败把“问题官员”抓了不少,但是“问题官员”的背后往往是重大的遗留案件。中央巡视组巡视以来,一些市县在中央巡视组挂号的案件就有一、二百件之多,有些案件经过包括最高法院在内的多级法院多次处理,从政府行政到各级法院裁决,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对于一些案件的当事人来说,再通过司法等法治途径解决问题要么行不通,要么不现实。因为该走的程序都走了,但因为“问题官员”当年的干预或违法,的确存在冤假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对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简单地要求通过法治途径解决似乎并不是理想的选择。比较稳妥可行的办法是,借鉴中央巡视的经验,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成立中央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专家组,从法律院校、律师事务所中抽调专业过硬、作风优良的法学教授和律师组成专家组,分赴各省,从中央巡视组受理的案件中,选择一些重大历史遗留案件进行专门书面研究,提出具体处理方案,然后由中央政法委分送给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您赞同这一做法吗?

江平:你这个想法很好,关键要有一个人,权威的机构能够拍板,这是很重要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种案子推来推去,没有人敢拍板,敢拍板的人也怕得罪什么,或者是以前的上级,或者是以前的什么。因此,专家组必须要具有权威性,带有“尚方宝剑”,可以决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