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国家扶贫日带来的期待与反思

中国首个国家扶贫日带来的期待与反思

减贫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实践从摆脱贫困到实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

过去10多年,中国不仅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而且主动上调国家扶贫标准,将待脱贫人口从2688万扩大至1.28亿,成为国际扶贫实践中一个颇为上进的优等生。

人们不禁要问,在扶贫减困已变得耳熟能详的今天,中国政府何以将10月17日确立为首个国家扶贫日?这个纪念日又能推动中国发生怎样的改变?

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彻底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是当前的扶贫现实与执政党谋求“共同富裕”的长远理想依然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即希望带领中国人建立一个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正是这一愿景把中国人在战乱和压迫中凝聚起来,并推动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开拓进取,包括创造性地实践“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的改革开放战略。

这同时也是一个高难度的愿景。因为人们常常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差别,在关心自己胜于关心他人的情况下,人们会竭尽所能地攫取,“按需分配”的愿景很可能变得遥不可及。

从长远来看,此时的中国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铭记贫困,反思贫困。

表面上看,中国人富裕了。可是再看看那些在海外颇具声名的群体:在免税店挥金如土批量购买奢侈品的中国“土豪”、对山珍海味具有重口味偏爱的中国“吃货”、对楼市投资具有扭曲性钟情、对科技创新具有排斥性偏废的中国老板……真的让人忍不住在心里划个问号:中国人真的富裕了吗?

通常讲,一个真正富裕的人不太需要通过对物质的攫取来填补内心的匮乏感。中国人要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确需要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生产力,但同时还需要有正确的财富观做支撑。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相信物质的发展是幸福的源泉。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思想对社会和谐的价值。《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一书作者大卫·弗格森就认为,过度的物质主义倾向是西方国家的教训,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的财富。

按照官方的说法,中国目前的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套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转折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