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冷门不放松
在重点查处“一把手”涉腐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兼顾治理隐蔽性更强的小官贪腐问题。除了较为容易发生腐败的土地、矿产等领域,一些地方也整治了隐蔽性较强的冷门领域腐败问题,力求做到反腐无死角。
为治理小官巨腐,北京市加大对基层办案工作的指导和督办力度,实施重要线索“下管一级”,建立案件线索台账;重要案件“下查一级”,加大对基层办案的指导力度,对“小官巨腐”的重要案件由市纪委直接查办,并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件“下审一级”,针对农村基层案件情况复杂的特点,由市纪委加强指导、协调和督办。
天津市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农村“三资”监管。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制度管理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完善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三资”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制度48项。
完善制度 创新工作方式
透过整改报告不难看出,在整改过程中,各地、各单位通过意见、办法、规定或者创新工作方式的办法,对腐败不仅仅是查处,还力图形成制度上的约束。
海南省建立了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向“五人小组”报告巡视情况的工作机制,“五人小组”听取了对陵水县、省农垦总局巡视情况的报告。
河南省研究制定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明确党委负有20个方面主体责任,纪委负有6个方面监督责任,并建立9项保障制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