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之间有什么关系?
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法庭受审做最后陈述时声泪俱下,独自说了十多分钟,“感谢党这么多年的栽培,感谢办案系统的教育,自己犯了这样的错,确实是因为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和思想警惕。本身应该利用自己的能力为中国梦、为铁道贡献自己的能力。现在感觉对不起家人”。不少腐败分子落网之后,反思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时常常像刘志军这般表白。在我们党的话语系统中,党的教育、组织的栽培、群众的信任、家庭的帮扶、个人的努力,是一个人成长为党的干部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绝大多数干部的共识。其中党的教育重在理想信仰信念,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在事业观、权力观。一些干部平时不重视理论学习,甚至认为理论学习太空洞,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进而放松了人身修养、人格塑造,很快就在心理上解除了党性要求防线,官德自律底线,经不起外部世界的物质诱惑,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出现意志消沉、信念动摇、情趣低俗、玩物丧志等现象。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所以,我们认为,新形势下的反腐败斗争会让我们党的干部重新认识理想信念的力量,增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自觉。同时,只有坚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我们的干部才能从心理上“不愿腐”,才能达到反腐败“治本”的目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反腐倡廉建设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突出“四风”,即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其中,“形式主义”是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官僚主义”是腐败滋生的组织因素, “享乐主义”是腐败出现的社会诱因,而“奢靡之风”则是腐败的直接表现,又是走向腐败深渊的入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所以,一方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在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创造出高压反腐的社会氛围,扩大了高压反腐斗争每一项重大举措的社会影响力和震慑力。另一方面,反腐败斗争也保证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有高压反腐败斗争中的诸多反面典型,尤其是一些领导班子内部出现的反面典型做对照,而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少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示自己确实是出了汗,红了脸,有的还流了泪。应该说,这与高压反腐败斗争的警示效应是分不开的。总之,从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式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教育”,高压反腐之势重在“惩戒”,两者相辅相成,使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