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将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9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披露,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舆论分析,构建法治中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次会议或将给出顶层设计。
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的飞跃,每一次飞跃都是质的提升。从以完善法律体系为主要任务的制度建设到构建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主要内容的治理体系,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确立到法治中国伟大梦想的提出,为通往中国梦的康庄大道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而贯穿这一切的就是法治精神。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法治精神就在于确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规则。作为一个社会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公平正义的存在,最害怕的是公平正义的缺失。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里,才能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在骨子里透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都发自内心地崇尚法治,这一切无不折射着对于法治精神的渴望,希冀权利遭到侵害时可以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文来维护;诉诸法院,可以接受公正无私的裁判,让正义的天平永不失衡。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法治框架内,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公民正当合法的权益。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个人,无论多高的身份地位,都要平等地接受法律治理。正是由于法治的权威,全社会才普遍认同、共同遵守,才有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对于法治精神的沉淀和养成。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治的精神不仅在于看上去美,更在于完美地实施。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讲,“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有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会议上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法治精神的核心在于维护公平正义,公平的迟到、正义的缺失,无论对于谁而言,都是一场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灾难。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把法治精神镌刻在每个公民的内心,以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委组织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