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全国文艺界对这次讲话的热烈反应,探讨大力推进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科建设和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日前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座谈会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主持,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原湖北作协主席王先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文学院院长胡亚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在东等专家出席。校党委副书记覃红、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以及音乐学院师生代表与会。
覃红在会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对于文艺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文艺工作的发展。我校一直以来对于文艺工作都给予了重视,文艺作品创作平台宽阔,培养出了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他说,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予了文艺工作者精神上的体检,望各位文艺工作者把爱国主义为创作主旋律,为强化社会文化氛围而做出贡献。
新任音乐学院院长孙逊在发言时说,艺术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中国物质产品已经走向世界的同时,中国的精神文化还远远没有普及。真正的强国不仅仅要有富足的物质文化,更重要的是拥有精神文化。
章开沅说,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今天的座谈会,这正是一个时代的转型。在他看来,文艺与时代、民族的兴衰有着很大的关系,要关注音、体、美的发展。他希望音乐学院还能够继承原来的好的传统,不要受时代的局限,拥有宽广的胸怀和探索的精神。
“不要在市场大潮中迷失自己。”王先霈提出,在市场经济文化中想要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克服低俗化。他说,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每一年都有低俗节目,并且数量逐年递增,这是一种“劣胜优汰”的趋势,一切都遵循着利益的导向。“低俗的东西正在荼毒着青少年一代,让他们在真正美好的事物面前变成盲人。”王先霈颇有些痛心疾首地说,“而文艺工作者们有责任有义务向老百姓们输送高雅的艺术,用美好来服务人民。”
座谈会期间,有关专家及领导、学生代表还观看了电影《走向梦想的日子》等优秀文艺作品,获得好评。电影《走向梦想的日子》,是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李强为原型,由华中师大杰出校友谷传民改编创作的一部弘扬励志与大爱精神的影片,该片自上映以来引起社会关注,纷纷认为这是一部接地气、很及时的电影作品,对于当下走向梦想的日子里的亿万青少年来说,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和推动实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